程学勤,黄梅戏中的音乐匠人,他的故事,就像一幅精致的绣品,蕴含着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艺术内涵。从安庆市怀宁县农村的小山寨开始,他与黄梅戏结下了不解之缘,那里的人们用歌声和舞蹈来诉说生活,用音乐点缀岁月。
童年时期的程学勤,耳濡目染中吸收了无数黄梅音调和民间歌谣,这些都是他后来成为一名作曲家的重要基石。当他六岁那年偶遇一个瞎眼算命先生拉二胡时,便被其动听的声音所吸引,跟随他走了十里路,不料却又独自返回家中,这次经历让他的心灵深受触动,也为他的音乐生涯埋下了种子。
上中学期间,他每天晚上都要经过安庆市民众黄梅戏剧团(今安庆市黄梅戏一团)的排练场地,每当夜幕降临,他就会坐在门口聆听那些充满节奏与韵律的声音。那份热爱,如同火焰一般,在他的心中燃烧不熄。他自学拉二胡,并在十二三岁的时候自己制作了一把蟒皮制成的二胡。这份天赋,让他在1954年的春天,被民众黄梅戏剧团招募进团,从事主胡演奏工作。
1955年,当程学勤遇见著名作曲家时白林,并且听到《春香传》的旋律后,他的心中萌生出了写出类似作品的渴望。在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的情况下,程学勤凭借对音乐的热爱和坚定的学习态度,一边工作一边自学乐理知识,最终成功地转型为作曲家。从创作第一部作品《杜鹃》到2005年的电视剧《明月清照》,半个世纪时间里,他共创作了204部大、中小合集,是安徽省最有影响力的自学成才人物之一。
1984年的《渖婿招婿》、1988年的《公主与皇帝》以及1990年代连续两次获得“金鹰奖”、“飞天奖”的《黄山情》、《桃花扇》,这些荣誉证明了程学勤作为一种非凡才能的人物。他还因电视剧《山乡情悠悠》获得“2000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戲曲片奖”,这一系列成绩让整个社会都看到了这位普通农村少年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蜕变成为了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对于自己的一生及作品评价,程学勤总是持有一颗谦逊的心。他认为真正重要的是老百姓喜闻乐见,而不是外界给予的一切荣誉。在一次谈话中,他曾这样说道:“我虽然没有得到很多奖项,但只要老百姓喜欢,我就觉得我做得对。”这也许正是为什么尽管许多人知道程序员,但只有少数人才会去真正欣赏他们编织出来的事物一样——因为他们懂得珍惜并传承这个世界上的美好之处。
标签: 《明朝那些事儿》推荐理由 、 中国历史朝代变迁图 、 对食怎么弄 、 明朝那些事儿 后记 、 中国有多少个朝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