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人赵国麟画卷里的智慧与风度

赵国麟(1673-1751),字仁圃,号拙庵,山东泰安人,是一位在清朝鼎盛时期崭露头角的官员和藏书家。他的祖父瑗曾手书春秋内外传,并授予他蒙古文的学习,这使得他对史学有了深刻的理解。赵国麟笃志于学,以程朱理学为宗,他在康熙四十五年中举进士。

赵国麟的仕途颇有成就,他先后担任直隶长垣知县、永平知府、福建布政使和河南巡抚等职。他以清峻之气治事,以礼导民,被百姓尊敬如同父母。世宗嘉奖他的贤德,将他擢升为福建巡抚,再调至安徽。

在处理地方事务方面,赵国麟表现出了高超的行政能力。当御史蒋炳奏请州县徵收钱粮时,他主张依部颁定的额度进行征收,并建议因地制宜。在安徽地区,他提出改善粜谷政策,使得当地能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这些建议都被采纳并实施。

乾隆三年,赵国麟被擢升为刑部尚书,再次调任礼部,同时兼领国子监。此后,他又出任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在这段时间里,他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高洁的人格魅力。

然而,在一次宴会上,当内阁学士许王猷邀请九卿赴其家中吊丧时,赵国麟也亲自前往参加,这让人质疑他的判断力。不久后,一份疏言指控他参与此事,但经过调查,最终没有发现证据,因此事件不了了之。但是,由于这一事件影响较大,上级对他不再完全信赖,不久之后将其左迁为礼部侍郎。而一年后的乾隆七年,又将其提升回尚书,但仍旧要求他引退。最终,在多次请求引退未果后,终于得到允许回到故乡居住生活。在晚年,他还曾几次来京祝寿,都受到皇帝的赏识,最终获赐礼部尚书衔而告老还乡去世。

作为一名藏書家,赵國麒留下了一座古籍宝库,其中包括《孙明复小集》等珍贵典籍,其子道轩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对家族藏书进行了精心维护。他创办过青岩义社,即后来的青岩书院,为文化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著作丰富,有《拙庵近稿》、《学庸困勉录》、《云月砚古体诗稿》等作品流传至今,为后世留下了一片光辉足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