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探微——“六朝三杰”之首
陆探微(?-约485年),汉族,出生于吴县(今苏州)。他是南朝刘宋时期的画家,在中国画史上,他被认为是正式将书法技巧应用到绘画中的开创者之一。尽管现存的他的作品已难以找到,但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录了他七十余幅作品,涉及广泛的题材,从圣贤图像、佛教人物到飞禽走兽,无一不精细。
陆探微擅长肖像和人物绘制,其风格受东晋顾恺之影响,并且兼具描绘蝉雀、马匹、木屋以及山水草木的能力。他主要为宫廷贵族创作肖像,被当时视为最工艺精湛的人物画像师。齐朝时期的谢赫曾评价他的画作:“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不可用激扬之辞来赞赏。但其价值极高,是上品之外,没有其他可以与之相比。”因此,他被列为第一等级艺术家。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了陆探微:“他的笔触灵活而又妙趣横生,与神明合一。笔势劲利,如同锥子或刀锋一般。他的线条清晰如骨骼,又能使人感受到生命力,使人感到仿佛面对着真实存在的事物。”由于他笔下的连续不断的线条,也被称为“一笔佳话”。后世将他与顾恺并称为“密体”,以区别于张僧繇和吴道子的“疏体”。历史上,有人把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和张僧繇一起尊称为“六朝四大家”。
至今,一些传说中的陆探微作品依然保存完好,其中包括隋朝官本版本的《黄帝战涿鹿图》、《燕太子丹图》、《孙氏水战图》,共十二卷,这些作品都收录在《贞观公私画史》中。而南宋赵与勤所藏有的一幅《降灵文殊图》,据说曾经属于宣和内府收藏,并登载于《云烟过眼录》。
值得注意的是,陆探微家族中也有其子辈也擅长绘画。在家族内部,小儿子绥尤以善于绘制佛像和人物著称,而大儿子弘肃则特别擅长使用麻纸进行壁畫,以释迦牟尼像最受推崇。这也是因为麻纸很难吸收墨色,因此对于那些追求高标准美学效果的人来说是一项非常困难但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此外,由于这类材料稀缺,所以即便是顶尖艺术家的工作也可能会因材料限制而显得异常珍贵。
标签: 南宋灭金后怎么对待金国公主 、 明朝那些事结尾那段话原文 、 明朝故事著名人物 、 如果元朝没有灭亡南宋 、 各朝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