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代泉,安徽黄梅戏的音乐使者,就如同黄梅之音的化身,在艺术的深渊中潜心钻研。他的家乡曾经充满庐剧的声音,他在那儿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被浇灌着庐剧的雨水和阳光。
1958年,他凭借卓越的二胡技艺,被安徽省艺校接纳。在那里,他花了三年时间学习庐剧音乐,并学会了作曲。他自称对庐剧有着非凡的情感和深厚的理解,那时他是唯一一个坚持不懈的人,而其他三位同学最终放弃了。然而,当他即将毕业准备展现才华时,学校突然宣布撤销庐剧专业。这让他感到迷惑,但学校领导的话让他信服:“我们要为庐剧留下一粒种子。”
但这颗种子没有机会生根发芽。直到1993年,省艺校才再次招收庐剧班,这段时间里近30年,徐代泉一直等待着机遇。但为了尽快掌握黄梅戏,他决定采用一种笨拙却有效的手段——与黄梅戏表演班一起上唱腔课。他用记谱法记录老师们讲授的一切,与十几岁的小孩一样快速地学习,最终成为了教授黄梅戏教学曲目的主要人选。
从事这项工作既苦又难。他需要熬过无数个夜晚,为创作而努力,不断寻找灵感。当作品难以完成时,他会陷入绝望。而当作品完成后,即便是悲伤或喜悦,也无法阻止他的陶醉。
徐代泉说自己一生致力于三个领域:教学、创作和研究。他不仅在本校教授,还担任中国戏曲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不论是在教书还是在创作方面,都未曾停歇过。而在研究方面,他参与编纂《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主持编写“泗州戲”、“安慶弹腔”两篇章,并获得“编纂成果二等奖”。
提及安徽黄梅戏电视剧,无人不知其杰出之作,如《桃花扇》、《半把剪刀》、《家》、《春》、《秋》等十余部 黄梅戏电视片配乐(含合作)。今年65岁高龄仍然活跃于学术界,担任中国戏曲学院、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的是这个传奇人物——徐代泉。
标签: 中国到底有几千年历史 、 大明风华朱祁镇为什么要杀太皇太后 、 明朝为什么是禁史 、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朝代 、 朱予文和朱棣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