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探幽叶颙的沉思

叶颙(1100—1167),宋代仙游人,顗弟,字子昂,以绍兴二年(1132)进士之姿展现其卓越的学问和才华,为南海主簿期间以廉洁自守著称,不仅因其清高退隐而受到赞誉,更被朝廷召见,以其深刻的政治洞察力论述国家与民族的复兴命运,其语气中透露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责任感。

在吏部侍郎、边尚书左仆射、兼枢密使等重任下,他首先提出了汪应展、王十朋等人的才能,并最终得到了皇上的认可。乾道时期,当帝亲御西雷征讨时,叶颙凭借汉代宰相的故事,上奏呈献自己的印绶,被授予提举太平兴国宫这一职位,最终归于家中安度余生,并被追谥为正简。这一过程不仅展示了他的政治成就,也反映出他作为一名官员的一贯坚持——即使身处权力的巅峰,他也始终保持着原有的清介之心。

从初入仕途到担任宰相,这段历程充分证明了叶颙毅然决然不可多此一举的心态。他在官场中的行为没有改变,对待食物饮水同样保持着节俭,从不忘本,这种品格让人敬佩。在历史长河中,叶颙留下了一份难能可贵的人格魅力和治国理政的智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