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六十多年里,我,马玙,一直坚守在结核病防治的前线。从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被分配到北京结核病研究所工作至今,我一直致力于临床诊断、科研研究和教学工作。在这漫长而艰辛的岁月里,我见证了结核病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但我也深知这个疾病依然是个巨大的挑战。我的职业生涯始终围绕着如何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如何通过科学研究提高治疗效果。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没有多少有效治疗手段的时代。全球范围内,对抗结核杆菌的药物种类有限,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药物逐渐失效,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我和同事们意识到了传统细菌学方法在检测耐药性的不足,因此我们开始探索使用基因分子生物学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我们的诊断效率,也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体系得以发展,当时我有幸成为博士生导师,为基础扎实、年轻有为的研究生们提供指导与支持。在实验室,我们共同努力,不仅扩大了科研领域,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他们成为了新一代科研人员中的领军人物。
国际交流也是我经历的一个重要部分。一次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教授参观我们的实验室,那位教授被我们关于抗结核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研究成果深深打动,他用照相机记录下这些瞬间,以此向自己的学生展示中国人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仍能进行前沿研究的事迹。
尽管现在科技条件好了很多,但人类与结核病之间的斗争并未结束。新的耐药株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新藥研发也是一场持续竞赛。但无论何时,都需坚持早期、联合、足量、全程、规律等原则,而这种坚持需要医生的专业知识,以及患者的大力配合。我认为,在这场长期战斗中,每个参与者都是同一条战壑上的战友。
六十多年的岁月让我看到了许多变化,也感受到了不易。但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无论荣誉或是困难,都不能让我们忘记初心,即利用最美科技工作者这样的称号激励自己,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保护人民健康贡献力量。
标签: 史书记载朱元璋让太阳站住 、 中国朝代顺序完整版 、 明朝都玩枪了为什么清朝用刀 、 宋朝起源 、 明朝各藩王字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