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东城的一家网红咖啡馆里,黄暖的灯光下,一群人围坐在白色的枕头堆中,聊天讨论着科学问题。他们正在探讨的是快速射电暴的高时间分辨率探测,这个话题让他们仿佛身临其境,与亿万光年以外的宇宙空间对峙。
这些常在咖啡馆开展“头脑风暴”的人,是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带领的科研团队。这群人的身份,让他们成为追赶和超越时代发展步伐的人。
作为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不仅是“大国重器”,而且是人类知识边界拓展的一个重要工具。2020年1月11日,FAST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而2023年1月12日,它荣登了“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榜首。
从追赶到超越的一次尝试,这正是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所体现出的态度。脉冲星、中子星、快速射电暴、中性氢宇宙……这些看似复杂的科学名词,因为FAST的成果,在公众视野中逐渐显得不那么遥不可及。
然而,当被问及FAST研究目前是否有实际用处时,李菂坦言:“其实我们的研究目前‘毫无实际用处’,对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任何直接影响。”但他也坚信:“好奇心是驱动科研的原动力。”
作为世界上望得最远的“科学天团”,这个团队注定要在未知领域跋涉,他们所做的事,不仅要领先于世界,还要超越历史。在这条道路上,他们依靠的是专注和勤奋,以及不断打破过往认知局限的心态。
每当思考问题时,他们就像是在旷野中为后人留下的路标。而对于如何将工作变得有趣,他们则选择骑自行车穿梭于北京城内,用这样的方式放松头脑,同时提升审美水平,并激发新的想法。
也许正因为如此,这个团队把极为专业晦涩的事情做成了生动有趣又深入浅出。在这里,即使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或进行复杂观测项目的时候,也能找到乐趣,比如将快速射电暴机制转化为音乐,或以《千里江山图》的风格绘制图表,其中山脉河流形态都来自真实数据。这一切,都展示了他们如何点燃更多人探索宇宙奥秘好奇心,并传播科学精神。
标签: 宋朝历史观后感 、 明朝故事著名人物 、 明朝为什么是禁史 、 明朝历史问题及答案 、 明朝是从哪个 开始衰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