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有一段被广泛讨论的话题——清军入关。人们总是纷纷争鸣,试图解开这个谜团。但我们是否真的理解了那个时代的复杂?我们是否真正地认识到了它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明朝和清朝在对待外敌时有着本质的区别。明朝以“站着死”的姿态迎接外敌,而清朝则选择了“跪着活”的策略。这两种不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两个王朝命运的高低。
晚期的大清帝国,是中华五千年的最黑暗、最耻辱的时期。大清虽然给予了中国一个宽广的地理空间,但是在与外国交往中,大多数时候都是出卖领土。甚至还有一次,“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的言论让人不禁感到羞愧。
那么,这样的王朝能算得上幸运吗?有人会拿满清政府入关为我们带来了960万平方公里说事,那么如果辛亥革命早点来得几十年,中国能够剩下多少领土,不被列强割占呢?
相信大家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上都看过那幅名为《时局图》的插图吧!大清看似掌握着广阔疆域,但实际上全国各地都被列强划分成了势力范围。大清政府能真正控制的地方,还有多少呢?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日俄战争爆发,我国东北地区就陷入战火,大部分时间里满 清政府竟然保持中立。这真是不可思议,就像是两个流氓争夺你的妻子,你表示保持中立,是不是有点太过于无奈和可笑?
甚至在二战期间,日本侵略者轻易进入我国,这锅也要让满 清政府背负。在日俄战争结束后重新划定东北利益,大片土地被迫签约出卖。而且允许日本驻军南满铁路两侧,这就是著名的侵华急先锋——关东军。
再看看对内政策,对人民又做了什么?除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以外,我们还有更多遗憾。比如说康熙皇帝曾经制造了一部《明史》,但由于提到南明而没有使用大清年号,并且只写努尔哈赤名字痛斥投降汉奸将领,就这样触犯了最高规矩,一经曝光,全家老小皆遭灭门惨案。
乾隆皇帝作为他的孙子,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他凭借文学功底品出了很多诗词深刻含义,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最能总结中心思想的人。但他总结这些中心思想并非为了考大学,而是为了杀人。他禁锢了人们的心灵,使原本开放积极文人的思想变成嘴巴里彩虹屁张口就来打断了中国文人的脊梁。
更糟糕的是,他还毁掉四库全书中的珍贵资料,让许多宝贵文献再也找不到。这无疑使得满 清成为中国文化的大罪人。而当傅恒请求增加火器研究投入,被乾隆拒绝,他曾经见识过西洋枪炮厉害,却因为傲慢而错失良机,最终那些洋人用这些武器敲开我们的门扉。
设想一下,如果当时不是骄傲自大的乾隆,而是一个重视火器技术的小心翼翼的明朝君主会怎样?如果还在的话,我们至于用长矛去对抗别人的长枪吗?
综观以上种种,你还觉得满 清入关是民族的福音吗?开什么玩笑?
标签: 宋国的历史简介 、 明朝历史被丑化的原因有哪些 、 中国历史朝代纪年表图 、 北宋有哪几个 、 明朝 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