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大批神仙下凡老知青忆留在插队山村过年时老乡包饺子炸油糕招待

在那寒冷的1969年除夕夜,十几个北京知青中的我们,被分配到山西一座偏远的小村庄插队。当时,我们都还只是十几岁的小孩,对这个世界和它的变迁毫无概念。然而,那个春节却成为了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

由于大部分知青选择回京过年,只有我和另外两个男生留在了山村。那个冬天异常漫长,我们居住的窑洞漏风,室内温度常在零下五、六度。水缸结冰,脸盆里的水也成了冰块,连墨水瓶里的墨水也不例外,都变成了冰块。除夕晚上,我们三个小伙子围坐在微弱的煤油灯旁,搓手跺脚,不禁流下泪来,因为我们想到了远方亲人的身影。

就在这时,一群老乡孩子来到我们的窑洞,说是家里大人邀请我们去做客。我知道,当时老乡家并不富裕,一年的麻油只有斤两,每个人分得的是面粉,这对他们来说已经很慷慨了。但那些孩子们见我们不愿意去,便坐着不走,我们商量着转几家,每家的时间不要太长。

山村静悄悄,如同一片漆黑。在老乡们温暖的窑洞中,我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一进每个老乡家的门,便能看到全家围坐在炕上,用力包饺子、炸油糕,把一年来的好东西都拿出来分享给我们。这份热情让我的心灵被深深触动,我几乎忘记了前一刻的寒冷。

其中一个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聋老汉和他的哑巴媳妇。他儿媳妇因为耳聋而不能说话,有位知青尝试针灸治疗,她虽然没有立即开口,但她对这些努力表示感谢。而当我们串到聋老汉家时,他们对于我们的款待简直超出了我的预期,他们像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使劲让我们吃,还往手里塞东西,让我深切感受到农民家庭的大爱与宽容。

第二天清晨,即新年之际,又收到了许多朋友送来的美食,从此,在我的心中,这个寒冷而又充满温暖的小山村就永远镌刻下来。那是一个简单而又珍贵的人生体验,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所面临的情绪波折,也是我人生旅途上的第一个春节。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