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章简介:血战藤县的抗日名将
小编今天讲一位历史人物:王铭章,历史上评为血战藤县的抗日名将。王铭章(1893—1938),字之钟,汉族,四川省新都泰兴场人,是国民军陆军第41军122师师长。
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伐袁世凯战争,曾以其禀性正直、骁勇善战而享誉军旅。著名抗日将领。王铭章在徐州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今山东滕州)而牺牲殉国,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是军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
2014年9月,王铭章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主要成就:
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
徐州会战
生平简介:
出生于1893年7月4日,在新都泰兴场学习后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第五期。在辛亥革命期间,他参加了保路同志軍反清作战,并参与讨袁战争。1914年毕业于四川陆军学校第三期步兵科,被派往四川第二师任排长,从此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1920年代,他历任团长、旅长、师长,一直是中国北伐时期重要指挥官之一。他在西北屯殖军改编为第二十九軍后,又担任第四师师长,并曾多次与红色力量交火。
1935年10月,他所部改编为第四十一軍,并成为该部队的一二二师的一员。在七七事变后的全国掀起抗日浪潮中,他率部开赴前线作战,以一二二师连续浴血抵御日本侵略者,最终因身负重伤在山东滕县与敌人战斗时不幸壮烈殉国。
纪念活动:
每年的三月十九日,都有纪念活动举行,以缅怀这位为了国家独立自由而献身的人物。
影视形象:
由于他的事迹激动人心,因此也被拍摄成了电影或电视剧中的角色,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伟大。
墓地位置:
他的遗骨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这里也是许多其他知名革命家和士兵们的埋葬地点。
家庭背景:
关于他的家庭成员并没有太多记载,但可以推断他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且有着坚定的爱国情感的人物。
主要事迹概述:
出川抗日:七七事变后,由于对内乱深感愧疚,当时还未加入正式参政政治的王铭章请求率部开赴前线作斗争,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他所带领的122团成功抵达宝鸡并顺利渡过黄河进入山西,与敌人的接触极其紧张,但仍然顽强战斗至最后撤退回南京地区准备新的战斗计划。此外,他还领导自己的单位及其他几个单位组成的一个联合部队,在赵村车站发表了一篇鼓舞士气的话语:“受命不辱,临危不苟。”
浴血台儿庄:随着时间推移,因为防守阵地坚决不让敌人突破,而遭到了严厉打击,但是依旧保持住了阵地。这一次虽然失去了生命,却留下了一段传奇故事,让人们永远怀念这个勇敢无畏的人物。
壮烈殉国:最终因身负重伤,在山东滕县与敌人战斗至最后,不幸壮烈殉国。这场悲壮的情景,也许是在当时整个民族面临巨大压力下,有着某种特殊意义,因为它展示了一个普通人的非凡精神——即使面对死亡,也要继续战斗到最后一刻。
墓园及纪念设施建设情况:为了纪念他,我们建造了一座专门用来供奉这位英雄灵魂的地方,这里的环境既美丽又宁静,每逢节假日期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祭拜。
标签: 明朝真的很黑暗吗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00字 、 一口气看完唐朝296年历史 、 原始时代到隋朝的历史 、 明朝历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