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明朝初年与日本之间的关系一度紧张,因为一些日本武士、商人和浪人开始侵扰中国沿海地区,这些人被称为“倭寇”。这些倭寇不仅烧杀抢掠,还有时甚至挖坟掘墓,使得从辽东、山东到广东的漫长海岸线上的居民深受其害。
为了消除这股威胁,明朝不断派使者到日本,但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直至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北朝统一日本之后,这些失败的南朝诸侯失去了依托,于是盘踞海岛,不时侵扰中国沿海。
此后,一些守护大名开始进行海盗活动,大破坏了中日双方的正常贸易。到了嘉靖时期,中日官方贸易完全中断,倭寇又开始在中国沿海地区猖獗起来,他们与一些不顾朝廷“海禁”命令的中国海盗以及官僚狼狈为奸,大肆侵扰闽、浙沿海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一位名叫戚继光的人物崛起,他是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到浙江任参将,并亲自率兵抵御江浙倭寇。他注意到江南地区多沼泽,道路又弯曲,因此创造了一种特殊战术——鸳鸯阵,以对抗那些善于埋伏且使用的是短武器如倭刀等的敌军。
戚家军不仅训练有素、骁勇善战,而且纪律严明,所以得到了百姓的大力支持。他们以义乌农民和矿工为主的一支新军,在戚继光领导下,对新军将士进行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并更新了战舰、火器等装备。此后,他们屡次击败并歼灭了来犯之敌,被誉为“戚家军”。
在浙江抗倭期间,九战九捷,最终清除了浙东一带的倭患。当戚家军凯旋归来时,被台州人民组成了一条二十多里长的长龙欢庆。这段时间内,有远见卓识的人们认识到“海禁”既不能限制私人海上贸易,也不能防止倭寇,而只能迫使人们冒险与它们勾结,从而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在嘉靖末年,有远见卓识的人们纷纷建议解除“海禁”,发展海外通商。在隆庆年间,这个建议终于得到实施,为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标签: 中国5000年详细历史 、 历史记忆顺口溜 、 元朝皇室后裔 、 明朝16位 哪个最好 、 元朝的灭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