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禛,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并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即位时已经45岁了,可是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他每天坚持批阅奏章,每天还不亮就起来处理公务,有时候平均睡眠时间只有4小时。这份勤政令人敬佩。
其政绩十分突出。国库空虚、贪污盛行,这些问题都是雍正在即位时遇到的。但他整顿吏治、清查亏空、设立会考府、实行耗羡归公等多项工作,使得国家财政得到恢复。他还推行养廉银制度和取缔陋规等措施,使得官场变得更加透明。此外,他的改土归流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也让西北地区经济飞速发展。而摊丁入亩这一举措真正使国库充盈起来。
不同于其他历史上一些以宠爱女性而著称的君主,如父辈的康熙或子孙的乾隆,大多数时间雍正用来处理政务与批阅奏章,而不是追求私欲,所以他的生活相对简朴。
由于站在反对利益集团的大前沿进行深刻改革,被这些利益集团妖魔化,所以今人对于他的认知受到严重影响。如果没有雍正的作为,就不会有乾隆时代那样繁荣昌盛。因此,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人比起雍正在勤奋度过的一生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