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刘伯温和朱元璋吗?历史随心看小编给大家提供了详细的相关内容。刘伯温死前,命令儿子将两样东西送给朱元璋,即便能保住刘家几代人的太平,这两样东西分别是:一本泛黄的书,一筐新鲜的鱼。然而,朱元璋直到17年后才明白了他的用意。这两个物品背后的深刻含义,让我们来探索一下。
说起谋士,无人不提刘伯温,被誉为“明朝第一文臣”,蔡元培曾评价他:“时势造英雄,帷幄其谋,功冠有明一代。”600年过去,他的传说却越来越多,他成为了一个神人、一个足智多谋又近乎妖的人。他到底有多厉害?他的智慧,又是怎样深刻影响了明朝进程呢?
出生于1311年的刘伯温,本名刘基,是官宦家庭出身,从小接受较好的教育,他本人也异常聪颖,在元明宗至顺年间高中进士,从此入朝为官。但在元朝政府中,他并没有受到重视,才华横溢却无处施展,还遭受排挤。心高气傲的刘伯温自然忍受不了这种待遇,最终辞职回乡过起种豆南山下的生活。
到了1360年,由于周边强敌环伺,朱元璋开始求贤若渴。在四位先生中,只有 刘伯温依然闭门不出,无奈之下,朱元璋决定效仿三顾茅庐,将他请来做客。这一年他50岁,而朱元璋33岁。在成为朱氏谋士之后,朱氏士气大震,但夺得天下后,对他的态度却变了,在行赏时给予最低等级。或许与之有关的一件事是,那一年早晨,当内侍报告说:“劉伯溫到了。” 朱棣心里突然想出了个主意:都說這劉伯溫神機妙算,不如我今天就來測測他。
于是,就发生了一件让人啧啧称奇的事情。当晚上大殿里吃烧饼的时候,有内侍传话,说“劉基到”,於是趁着个由头,与劉基讨论大明氣數,這個時候,“碗中乃是燒餅”被預言的事实,使得此事成為歷史上一個永恒的謎語。此後,便借着这个由头,与劉基討論大明氣數,其预示包括燕王奪位、土木堡之變、阉黨亂政等重大事件。他掐指一算,就算出了六百年的命運。如果不是神仙,又是什么呢?
然而,对这样知晓天机的人物,如同对李淳風與袁天罡所著《推背圖》一般,也难免引发疑惑。而在临死前夕,更留下了一道谜题——两样东西,一本泛黄的书、一筐死鱼。这些都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感和深远的眼光,是对未来的思考还是对已逝去往昔的一份思念?答案只有时间能够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