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中少林僧兵的英勇事迹,人们耳熟能详,它们不仅在唐朝帮助李世民平定叛乱,还在明代抗击倭寇。嵩山、五台山和伏牛山的寺庙都有武僧,他们被列为国家乡兵,被称作“僧兵”,就像今天的民兵或预备役军人。训练有素、武艺高强的少林僧兵,在平定叛乱、征讨土匪、戍边守疆等大事上都能立功。他们没有国家拨款供养,却个个骁勇善战,不愧是矢志报国的人物。
他们使用的是棍棒乃至徒手出击的少林拳。“少林尚棍”闻名遐迩,虽然棍棒比金属武器要弱,但在佛门十八般兵器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誉为“艺中魁首”。明朝嘉靖、隆庆年间,日本海盗频繁侵扰东南沿海,但由于海防松弛和部队战斗力弱,加之朝政军纪混乱,使得守军节节败退。
当时的一股倭寇小分队竟然长驱直入直达安徽歙县和芜湖,逼近南京城,一路上这伙强盗极尽抢劫杀戮之能事。这使得南京十余万人的驻军竟然让一小股外国海盗过关夺隘如入无人之境,这堪称天下奇辱,也说明了明王朝软弱无能和朝政混乱程度。
面对前方告急,朝廷只得下旨征调各地乡兵,其中包括少林僧兵。当沿海倭寇作乱欺压百姓时,群情愤慨,不远千里日夜兼程,一马当先冲杀于前线。那倭寇挥舞双刀横劈直砍,以诡异刀法呼风生雨。但“强中更有强中手”,少林僧以七尺铁棍迅捷如竹杖,大破敌阵,最终使倭寇落荒而逃。
宁波都督万表记载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月空法师亲率30余名少林僧大破倭寇后,全体阵亡。而后方丈携百名僧行动再次痛斩上千人。此战不仅震惊国人,更长了国威。山东地区也派人请援助,有诗赞:“山东应募少林僧,叶榭江湾敌队乘。七尺棍长卅斤重,战场陷阵勇先登。”此番神勇与忠贞由此可见。
顾炎武先生在《日知录·少林 僧 兵》中讴歌保家卫国的传奇,并揭露了一段史实:四位壮烈牺牲的小提琴、一峰真元、二峰了心,在保卫松江战役中的英勇事迹,为悼念他们忠勇建起“四义 像塔”。
标签: 大明 一览表 、 明朝那些事儿 电视剧 、 元朝历史有多少年 、 明朝的大都今在哪里 、 中国历史朝代演变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