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武,湖北襄阳人,1961年6月出生,是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理事、全国公安书协会员及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刘洪彪书法高研班2014级班委。现任职于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襄城分局。作品曾入展多场国内外重要书法展,并获多项奖项,其中包括“中国书法兰亭奖”优秀奖、“卫士之光”银奖和“公务员书法大展”银奖。其作品收藏在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等文博单位,并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展出。
作为一位年轻的同道者,马武与我一起参加了全国第五届和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在这些活动中,他不断进步,不仅获得了荣誉,还被襄阳市政府授予“隆中文化名家”。然而,马武并未满足于此,他继续追求更高的境界,因此离开家乡来到京城,以便深入学习名家的技艺。
我对这样的学员感到欣慰,他们不需要我教他们基础技巧或创作方法,而是共同探讨当代书家的综合素养和艺术通感。我发现,在近期的交流中,马武变得更加平和文雅,其字迹也更加松驰精致。他似乎已经迈向宋人傅察所说的那种悠然自得的境界,这正是我追求,也是我对学生的期望。
我的書寫觀
書寫與記錄之間有著本質區別
書寫是一種對漢字內容與意境表達的心智理解,它透過筆墨與紙張來呈現。而記錄則僅僅是將事物記下來,並非必須具備情感表達。
這兩者常被混淆,這也是許多江湖人士誤導他人的常見手段。
要想表達書者的情感,就需有豐富的知識背景以及長時間的臨古練習。沒有這個漫長過程,便是對中國文化瑰寶的一種輕蔑。
不能忽視對漢字敬畏之心
漢字由幾千年的智慧結晶而成,只有它才能創造出獨有的書法藝術。
雖然先賢們創造漢字時並不以抒情為目的,但隨著歷史發展,人们在記述中的基本功上發掘並推崇了漢字書寫的情感與藝術性,使其成為民族大團結、大繁榮根源。
隨著新時代發展,我們應該繼續尊重這些傳統,而不是打著創新或創意幌子去改變它們。
臨摹是學習古人的必經路徑
臨摹古碑帖,是我們認識優秀文化藝術的一個過程,也是我們向古人學習的一種方式。
只有真誠地進行臨摹,我們才能更好地掌握古人的技巧,用他們肩膀上的力量去拓寬我們自己的藝術世界。
因此,对於古碑帖的臨摹,是每位書家的成長道路,也是一個持續性的學習過程,以及一個繼承與發揚傳統的手段。(待续)
标签: 二十四朝代顺序口诀 、 元朝是属于中国的吗 、 元大都和紫禁城的关系 、 明朝女人那些事 、 明朝人死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