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武,湖北襄阳人,1961年6月出生,是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理事、全国公安书协会员及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刘洪彪书法高研班2014级班委。现任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襄城分局职工。作品曾入展于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等多个国家级和地区性大型展览,并获奖项如“中国书法兰亭奖”优秀奖、“卫士之光”银奖等。此外,作品被多家文化机构收藏,如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及其他国内外文博单位。
马武的学艺始于小七岁,他与同龄人一起在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上亮相,可谓是同时开启了双重天地。他后续参加了更多重要活动并获得了殊荣,被襄阳市政府授予“隆中文化名家”称号。然而,这并未满足他,他主动离京,以便在业余时间向名师学习,并报名参加刘洪彪教授的草書高研班。
我对这样的学员视为亲朋好友,与其共同探讨当代书家的综合素养、艺术通感及想象力培育问题。我发现,近期谈吐更为平和,举止更显文雅,笔墨更具松驰之美,其字里行间似乎蕴含悠然之境。这正是我追求的,也是我对学员的期待——逐步达到宋人的傅察所言“悠然得佳趣”的境界。
我的观点是:一方面,我认为写字与写作之间存在差异。前者仅仅是记载或表达,而后者则需要情感投入,更需知识储备和长期临摹训练;另一方面,我强调不能忽视汉字对我们民族智慧结晶的地位,即使现代环境改变,但敬畏心不可减弱;临摹作为传统碑帖研究的一部分,对掌握古技巧至关重要;最后,我坚信,只有内容与笔墨结合恰到好处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作品,让欣赏者体验审美过程,从而感受到诗意。
此外,我也提出了关于速度的问题:快慢不是绝对概念,每种方式都有其优缺点,最终决定的是轨迹形态是否充实完整。而最重要的是,没有捷径可走,一位真正成功的画家必需通过勤奋和正确方法来成就自己,同时修养和学识也是影响人们喜爱其作品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技术要达到一定水平,还必须以良好的道德修养去赢得社会尊重。
标签: 中国历史顺序表 、 明朝的各位 、 宋朝相关资料 、 元大都和紫禁城的关系 、 元朝历史故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