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名人戴佩妮:从创作到生活,30年不变的“好玩”精神
戴佩妮,不仅是音乐人,更是每个女孩心中影子的存在。她的故事,是关于对生命中每一个瞬间都保持好奇和热情的探索。在这个专题里,我们将与戴佩妮一起回望她近三十年的创作旅程,她说灵感从未有“卡住”的时刻,而她的矛盾也源于歌曲与自身个性、气质之间的割裂感。
作为一位时尚名人,戴佩妮的职业生涯起点便充满了玩乐性质。17岁那年,她参加了一次创作比赛,虽然不知道乐理,但她只是唱起歌,那时候会乐器的朋友帮忙伴奏,就成了她人生中第一个作品,一路杀进决赛拿到安慰奖。这套起承转合,对戴佩妮来说,就像是一个好玩的游戏,有充满趣味的开头,又有无限快乐的探索过程,还有绝妙的结尾:“你知道好玩的是什么吗?我只是为了气我哥,然后我进了大决赛还得了奖。这么神奇,我继续写下去看看。”
录制第一张专辑的时候,戴佩妮看什么都新奇,把制作流程都当成游戏。她甚至偏要反着来:“我就是好玩,我就不依,我一边答应着老师说好好好,转过头我就把歌写到跨20度。”因为她写的大部分歌曲音域跨度太大,当时又不懂得如何控制声带,最终导致喉咙出血。
但这场游戏她持续进行了将近30年。在这么长时间内——对于创作者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她说自己从来没有过所谓灵感“卡住”的时刻。有时候也许是自己拍拍打打,或听到某个东西,她的心里就有了音乐。她逐渐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方式,“当你对这件事没有目的性,你就不会有任何阻碍。”
然而,这种对细节捕捉和控制也有其代价。在制作过程中,她希望严格控制每一个细节。但意外总会发生,比如疫情期间线上合作完成专辑,也比如在演唱会上让台下观众飞翔哥演唱《怎样》,成为网络热梗的一部分。
这些意外让戴佩尼学会了放手,让风可以吹拂而不是被束缚。“随风所遇”,这是2023年的巡演主题,也是她的生活态度。她学到了有限度地打开摄像头,每当被情绪淹没,要跟自己握手言和,从第三人的角度看自己的情绪。
在行业中,对你产生过具体积极影响的一位女性呢?对于戴佩尼而言,是不同的时代都有一些重要的人物,如Martha Graham、Pina Bausch、罗曼菲、许芳宜,以及Sheryl Crow等。
最后,我们问道是否需要处理的一个矛盾是什么?后来是否解决了这个矛盾?对于此问题,戴佩尼解释道,其实她的真实样子和情歌状态完全相反,但这一点并非缺点,而是一种独特魅力。而最大的缺点则是在于贪爱“玩”,即使如此,这也是她一直坚持下去的情怀之源泉。
标签: 元朝历史故事50字 、 一口气看完大明历史 、 东晋十六国灭亡顺序 、 中国历史朝代演变图 、 明朝16位 列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