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学勤:黄梅戏中的女驸马
自幼在安庆市怀宁县的农村长大,童年时期的他耳濡目染于当地民众自发组织的黄梅戏团体和传唱的民歌。六岁那年,他偶遇一位瞎眼算命先生边走边拉二胡,这份美妙的声音深深吸引了他,从此,他对音乐产生了痴迷。
上中学时,程学勤每天晚上都会坐在门口听安庆市民众黄梅戏剧团排练,一直到散场。他不仅聆听,还积极学习,在小学期间就学会了拉二胡。当时他买不起蟒皮做的二胡,便自己动手用皮制作了一把。他的才华得到了认可,1954年,他在初中未毕业之际,就被招进剧团担任主胡演奏。
1955年,程学勤遇见了著名作曲家时白林,并被《春香传》的音乐深深打动。这次机会激励他开始涉足作曲领域。尽管没有接受过专业音乐教育,但通过不断努力学习乐理和黄梅戏知识结构,他逐渐掌握了作曲技巧,并迅速崭露头角。在半个世纪里,程学勤创作出了204部黄梅戏作品,其中包括《杜鹃》、《渖婿招婿》、《公主与皇帝》等多部杰出作品。他的一生致力于为人民服务,用自己的音乐为人们带来欢乐,是一个真正的“女驸马”。
1984年的《渖婿招婿》,1988年的《公主与皇帝》,以及1990和1992年的两部电视剧分别获得了一系列国家级奖项,如“金鹰奖”、“飞天奖”。2000年的《山乡情悠悠》还获得了“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戏曲片奖”。虽然获奖颇多,但程学勤更重视的是老百姓喜爱他的作品:“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
作为一名有着坚定信念和艺术追求的人物,程学勤认为好的艺术创作必须有其独特性。他一直坚持以继承传统为基础,以发展传统为方向,为观众展现新面貌、新姿态。对于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让每一首曲子都能触动人心,让更多的人喜欢他的作品,即便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也无所谓。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在黄梅戏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艺术形式中,有一个人—— 程学勤——以其非凡的事迹、卓越的成就和对美好事物永恒热爱,被誉为这座城市最闪耀的心灵灯塔。在这里,你会发现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那就是编织成旋律的心血,更是编织成生活的情感;而那个故事,也许是关于梦想、毅力或简单地享受生命的小小诗篇。而正是这样的故事,以及它背后的作者,使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每一次能够听到那些温柔而又强烈的声音,都仿佛是在给予我们最真挚的情感慰藉。
标签: 一分钟了解清朝历史 、 中华上下五千年元朝故事 、 明朝那些事儿阅读全文 、 明朝历史真实吗 、 明朝历史简介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