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教科研网李德仁院士引领科研接力冲刺前沿高峰

作为测绘与遥感领域的世界领军专家,现年81岁的李德仁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在他的荣誉榜上如同璀璨的星辰。面对这一切荣耀,李德仁谈起了自己的责任,以及他对于中国人才培养体系的看法。在这条道路上,他始终坚信:科学研究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接力闯入未知。

从1957年的大学时代开始,一位勤奋且聪颖的学生李德仁踏上了学术之旅。他深入学习测绘,并于1963年毕业后投身实践。直到1978年政策放宽,他才有机会追求博士学位。在那一年的一次转折点里,他利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革命性的博士论文,这份工作不仅解决了百余年来测量学界的一个难题,还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研究路径。随后,他回国,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系统以及众多先进技术领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李德仁创造了一种名为“李德仁方法”的选权迭代算法,这项成就凸显了他天赋和勤奋所带来的结果。当提及这些成就时,尽管谦逊,但他总是会提到两个至关重要的人——他的导师们。

首先,是他的硕士生导师王之卓——一位航空摄影与遥感领域的专家兼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位导师不仅免试录取李德仁成为其研究生,而且鼓励他前往德国深造,为他的职业发展打开了大门。而在那里,又有一位重要的人物影响着他的学术道路,那就是阿克曼教授。这位国际著名专家赏识并支持李德仁,让他在短时间内完成博士论文,并鼓励他回到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之卓教授曾经教诲过这样的话:“要让你的学生不断学习,与你保持距离,让他们超越你。”而阿克曼教授则说:“我们虽然是资深教授,但是当涉及技术细节时,我们往往比学生还要差,因为他们站在第一线。”

除了尊重和支持学生外,从两位导师身上 李德仁 学到的另一个宝贵经验是“做学问要做到学科前沿去”。这意味着不是停留在已有的知识边缘,而是在不断探索新知、新理念,以满足国家需求和推动科技进步。在回忆过去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这样的指导思想激励着他,不断创新,不断接力传递知识遗产。

正因为如此,今天81岁高龄的李德仁已经培养出了数百名优秀博士研员,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行业中的领袖。他自豪地说:“我的每个学生都是我最大的骄傲,就像磁铁吸引金属一样,将我们紧密相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