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测绘与遥感领域的世界领军专家,现年81岁的李德仁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在他的荣誉榜上无疑增添了一抹生机。在面对这些荣誉时,李德仁谈起了自己的责任,以及他对于中国人才培养体系的看法。作为一名聪颖勤奋的学生,李德仁在1957年踏入大学校园开始学习测绘学。这段经历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序曲,为即将展开的人生旅程打下坚实基础。1963年的毕业典礼后,他投身于工作之中,一直到1978年政策开放后,他决定再次拿起书本,以硕士学位为新征程迈出第一步。1981年,在德国完成博士论文仅用一年时间,这份成就不仅解决了误差可区分性这一长期困扰测量学界的问题,也凸显了他天赋和勤勉的结合。
博士毕业后的李德仁返回祖国,对于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系统以及众多先进测绘技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以“李德仁方法”著称,该方法是一种从验后方差估计导出的粗差定位选权迭代法,其影响力深远。
然而,当提及他的成就时,无论是回忆过去还是谈论现在,李德仁总会强调两个关键词:老师和学生。他既是一个老师,又是一个学生,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是这两层身份所带来的经历组合而成。他特别提到了两位导师——王之卓和阿克曼,他们不仅在知识上的指导上给予了他宝贵帮助,还教会了他如何成为一个有道理又有担当的人。在他们身上,他学会了尊重学生、支持他们、关爱他们,并且明白做学问必须站在科研前沿。
除了对学生深情厚谊外,从王之卓和阿克曼那里,李德仁还学会了一些关于创新与接力的重要智慧。一方面,是王之卓提倡科学研究要向深部发展,同时通过相互碰撞来交叉融合;另一方面,是阿克曼鼓励每个人都要像学生一样勇于探索,不断自我提升。这种思想让 李德仁明白,要想做出重大贡献,就必须让自己的学生站在最前线,让他们能够自由探索并发现问题。
正是这种教育理念,使得他的许多学生都能够独立思考并产生突破性的研究。而对于自己培养出来这么多优秀的人才,81岁高龄的 李 德 仁仍然感到骄傲,因为这代表着他成功地将自己的理念传递给下一代,就像磁铁吸引金属一样,将人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标签: 二十四朝代顺序口诀 、 明朝历史相关书籍推荐 、 明朝16位 能力列表 、 北宋灭亡指的是什么 、 中国开国 列表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