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在测绘与遥感领域卓越的专家,现年81岁的李德仁院士,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并列院士、武汉大学教授,他的荣誉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更是锦上添花。面对这些荣耀,李德仁提到了他对人才培养的责任感。在他的学术生涯中,聪颖勤奋的他从1957年考入大学开始学习测绘,并于1963年毕业后多年的工作经历至1978年政策放宽再次启程读研,最终1981年硕士毕业前往德国深造,在那里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博士论文,为解决误差可区分性这一世界测量学难题贡献了一份力量。博士毕业后,他返回祖国,在推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系统以及其他先进技术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20世纪80年代,李德仁创立了一种名为“李德仁方法”的选权迭代法,这一成就是他天赋和坚持不懈努力的产物。他谈起往昔时,也不讳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但同时也强调自己作为老师和学生身份所带来的经历对于成就至关重要。在他的学术生路上,有两位导师特别影响了他。一位是王之卓,一位是阿克曼教授。这两位大师教育他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他们的话语一直铭记在心。
1978年,王之卓免试录取李德仁为研究生,并推荐他前往德国深造。在那里,阿克曼教授赏识了他的才华,让他尽快完成研究并回国工作。关于这两位导师,李德仁有许多难忘记忆。“王之卓教授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科学研究要在向深部发展的同时,不断碰撞交叉融合。” “另一个关于人才培养道理,在一次研讨会上,我听到老先生说,如果有什么思想,就是要不断向学生学习,这让全场鼓掌。”除了尊重学生,对他们充满信任支持和关爱,还有另一条教诲:“做学问要到前沿去”。阿克曼以激励自主性发现天赋为信念,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研究。而当回到国内之前,他鼓励李德仁成为组织科研领军科学家,为国家需求服务。此外,他还建议不要拘泥传统模式,而应该把青年直接拉到前沿工作。正因为如此,当下的很多人才都源于这种继承观念。
“我把最难的问题给我的学生,让他们进行跨越式研究。” 李 德 仁 如此看待科学创新与接力相结合。他始终面向国家需求与学科前沿,将学生们取得的小小建树视作自己最大成果,即使现在已培养出数百名博士研究生,其中有的甚至成为教授或领导。“就像磁铁将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
(孙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