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测绘与遥感领域的世界领军专家,现年81岁的李德仁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在他的荣誉榜上如同璀璨的星辰。面对这一切荣耀,李德仁谈起了自己的责任,以及他对于中国人才培养体系的看法。他回忆自己从1957年考入大学开始学习测绘,一直到1978年政策开放后,他开始读研,并于1981年完成了博士论文,这份成就不仅解决了误差可区分性这一百年的难题,也为他未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国内外多个先进测绘系统和卫星系统的实现中,李德仁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他提出了“李德仁方法”,这是一种基于验后方差估计导出粗差定位选权迭代法,被广泛应用于精密测量领域。尽管这些成就都来源于他的天赋和勤奋,但李德仁始终强调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接力的重要性。他既是一名教师,又是一名学生,他的一生也充满了师生间深厚的情谊。
两个导师对他的影响尤其深远。一位是他的硕士生导师王之卓,一位是博士生导师阿克曼教授。这两位学术巨匠不仅教会了他如何做学问,更教会了他如何做人。王之卓免试录取他为研究生,并推荐他前往德国深造,而阿克曼则赏识并支持他的聪明才智,让他迅速完成博士论文。
李德仁一直铭记着两位导师的话语,其中一句话至今仍然激励着他:“学科研究要在向深部发展的同时相互碰撞、交叉融合。”此外,阿克曼还告诫过他:“我们当大教授时,对每一个技术细节钻研都不会比学生强,他们走在第一线,我们只是宏观把握得好。”
除了尊重和支持学生之外,李德仁从两位导师中学到了另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将学生带到科学前沿去工作。在回国之前,阿克曼鼓励李德仁成为组织科研的一个领军科学家,为国家需求服务。此外,他建议不要拘泥传统模式,而应该直接让青年人参与到前沿工作中来。
正因为如此,不少 李 德 仁 的 学 生 成为了 名符其实 的 科 研 领 导 和 政 策 决策者。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有很多人称赞 李 德 仁 在培养人才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就像磁铁一样,将他们紧紧地团结起来。“科学研究就是不断创新,不断接力。”这句话成了 李 德 仁 永恒的心声。他总是将最难的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跨越式的研究,因为对于 他 来说,最大的成果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生取得成功。
标签: 明朝的历史人物 、 明朝那些事儿txt电子书下载 、 明朝 成就排名 、 元朝历史小故事150字 、 元大都和紫禁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