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着同事的这番话,心里不禁有些触动。孩子们在暑假期间报上了跆拳道班,而不是传统的武术,这让我思考了很多。我问他:“为什么要选择外国的跆拳道而非中国的武术?”他回答说:“现在市场上只有跆拳道这样的培训班,而且即便是学武术,也只能在短暂的时间内掌握基本功,而跆拳道则可以让孩子们学会踢木板。”他的观点让我意识到,我们当年的训练方法可能已经过时。
回想起我们从体校毕业后自主办班教给孩子们武术的情景,那时候租不到场馆,只能在广场上练习。一个暑假过去,孩子们刚开始学习基本技能,就已经感到腰腿疼痛。而结业表演时,他们只能展示初级长拳和集体基本功,没有进行对抗训练。
与此同时,我也忆起我们当年为了掌握旋风脚等技巧所付出的努力。那旋子打得又高又飘,但它到底有什么实际用处呢?至今我仍然没有完全明白。此外,甲组长拳中的侧空翻动作似乎也不太合理——谁会在打架中翻跟头?
如果能够接受民间师傅指导,并且学习一些实用的技法,这或许会更加有助于理解如何过招。不过,即使是科班出身的人,最终也只是学会了一些套路和对练。如果没有额外努力,他们最终只会得到一份“糊涂账”,虽然身体锻炼得到了提升。
现如今,武术教育更多地强调套路演练,而忽略了其真正的实质性和对抗性。这导致了人们将武术视为“花架子”,既看不见实效,又被轻视。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汗颜。
相比之下,尽管跆拳道是一种外来艺术,它却能够吸引中国儿童和年轻人的喜爱,并通过其独特教法、趣味性,以及宣传方式赢得他们的心。在学习基础礼仪和口令后,不久之后就能进行对抗性的训练,这对于活泼好动的小朋友来说非常吸引人。尤其是在结业表演时,当众展示速度、力量以及漂亮腿法,让观众印象深刻。
历史上的某些尝试,如尚云祥先生开设形意拳班,也曾经遭遇类似的问题。当其他学校学生能够劈腿下腰,他的学生还仅仅站立三体式;当其他学校学生开始噼里啪啦地练套拳,他们还站在桩位上待命。最终,由于教学方法过于保守,该课程受到了校方批评,最终无法持续下去。
这种老旧而僵化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培养入门者,却阻碍了武术普及推广。柔道和跆拳道成为奥运项目,是因为它们具有强烈的竞技性和接地气。而作为民间文化背景更为丰富、群众基础更广泛的大型运动 武術,却因失去了这些特质,被边缘化了。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如何继承发展我们的古老体育,以吸引新一代加入,让假期里的小朋友重拾兴趣相关部门应该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为那些坐在一旁指手画脚的人腾出空间,让真正在做事情的人有机会发光发热吧!
标签: 中国古代史的朝代顺序 、 明朝闹鬼事件 、 中国历史朝代更替表 、 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排列 、 明朝的历史简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