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代泉,黄梅戏音乐的女驸马,其歌词如诗篇,流传千古。他的家乡曾以庐剧为乐声,他在那儿的童年就像是在庐剧的旋律中长大。1958年,他凭借二胡之技,以独奏《良宵》考入安徽省艺校,那里他学习了三年庐剧音乐,并学会了作曲。他自称对庐剧的了解和喜爱远超黄梅戏,当时他的同学四人,只有他一人坚持到底,决心为庐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就在他毕业之际准备展现才能时,学校却宣布撤销庐剧专业。当时学西洋音乐的何合浓被分配到庐剧团,而徐代泉则被留校任教,这让他感到迷惑不解,但学校领导的话让他心服口服:“我们要为庐剧留下一颗种子。”然而,这颗种子没有机会发芽、开花、结果直到1993年省艺校才再次招收庐剧班,这30多年的时间里,徐代泉一直未能施展抱负,最终决定转向黄梅戏。
尽管两种艺术形式差异巨大,为了迅速掌握黄梅戏,他采取了记谱上唱腔课的笨方法,与黄梅戏表演班学生一起学习。在老师讲授时,他认真听写,一边记谱一边努力理解。由于其高超技巧,他比十几岁的小朋友更快地掌握了知识,不久后,在安徽艺术学校和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教学曲目的大部分由他撰写完成。
这条道路既苦又难,从事戏曲音乐的人往往伴随着贫困与孤寂。而创作过程中,有时候找不到感觉会连续七八天无法动笔。那时候状态极度紧张,就算是睡觉也想念工作,如梦似幻。即便如此,一旦作品完成那种轻松愉悦难以言喻,再等待演员录音完毕,用耳机细听那些旋律,那份陶醉感也是难以形容。
徐代泉说自己一生致力于三方面工作:教学、创作和研究。作为教师,不仅在本院教授,还担任中国戏曲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即使退休,也从未停止过工作。此外,在创作上除了电视电影和舞台劇之外,他还为60多部教学用片编排过曲调涵盖包括但不限于黄梅戲、壬劇、京劇、泗州戲、高淮花鼓灯以及淮北梆子的各个地域特色戲曲。他在研究领域,则参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的副主编,并主导编纂“泗州戲”、“安慶弹腔”等章节获得“編纂成果二等獎”。
提及关于黃梅戲音樂電視劇,這位名聲遠播者之一無疑是著名作曲家徐代泉。他創作了一系列黃梅戲音樂電視劇,如《桃花扇》、《半把剪刀》、《家》、《春》、《秋》、《啼笑因缘》、《二月》、《潘張玉良》以及《祝福》,這些作品至今仍廣受好評。在65歲時退休後,由於對教育深厚的情感投入,被聘為中國中央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至今依舊活躍於學術界中。
标签: 元朝皇室后裔 、 元朝下去是什么朝代 、 明朝第二位帝王是谁 、 中国明朝历史简介 、 明朝的历史故事及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