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在安庆市怀宁县农村长大,程学勤耳濡目染于当地的黄梅戏文化。那些由农民自发组织的演出,以及流传于乡间的黄梅音调和丰富民歌,让他的童年充满了音乐的色彩。他六岁时,就被一个瞎眼算命先生拉二胡的声音深深吸引,从此他便对音乐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追求。尽管挨了一顿打,但他仍坚持学习,并在中学时代经常坐在门口听着安庆市民众黄梅戏剧团(今安庆市黄梅戏一团)的排练。
程学勤不仅天资聪颖,而且有着坚定的创作意志。他上小学时,就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把二胡,因为拉得尤为出色,他很快被民众黄梅戏剧团招进来担任主胡演奏。在那里,他遇到了著名作曲家时白林,这次邂逅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1955年,他开始涉足作曲领域,尽管从未接受过专业教育,但通过勤奋自学乐理和黄梅戏知识,他迅速成为了一个多才多艺的音乐家。
半个世纪里,程学勤创作了204部作品,其中包括大型小型合集,以其独特风格和高水平赢得了广泛认可。在1984年的首届省级戏剧节中,《渖婿招婿》获一等奖;1988年的第一届艺术节上,《公主与皇帝》获得最佳原创曲奖;1990年及1992年的《山乡情悠悠》分别荣获“金鹰奖”、“飞天奖”。这些成就证明了他的才华,同时也体现出了他对传统艺术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心态。
程学勤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持作品的真实性和个性。他主张将 黄梅戏唱法保持原汤汁,而不是随波逐流改变。这不仅是对传统的一种继承,也是一种对于现代社会新需求、新形象展现的手段。最终,对于老百姓喜闻乐见而非金钱或荣誉,这是他最高追求的一个体现。
标签: 元代背景概括 、 明朝的大事件 、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交流会 、 中国历史朝代都城顺序表 、 元代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