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免费阅读之手托马斯阿奎那在其近代卷91中倾心赋予

在13世纪中叶,巴黎大学里,有一位年轻的神学教授,以其沉默和温顺而被人称为“哑牛”。然而,这个“哑牛”其实才华横溢,他的才能很快就被一些知名学者所赏识。阿尔伯特甚至预言,“哑牛”的声望将会远播于世。这位年轻人就是后来的著名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他的早年生活是在蒙特卡西诺修道院度过的,那里的初等教育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父亲,一位伯爵,希望他成为一座修道院的院长,但托马斯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14岁时,他进入那不勒斯大学,接触到了丰富的科学与哲学著作。在那里,他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并最终加入了多明我教团,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转折点。1245年,他前往巴黎,在亚里士多德主义者的阿尔伯特指导下学习。在1257年开始在巴黎大学教授神学期间,他投身于教学和写作之中,并成为了罗马教廷任命的神学顾问与讲师。他的一生工作得到了极高评价,但也面临着挑战,其中包括219条由巴黎大师提出的反驳,其中12条是针对他的观点。

在那个时代,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正在迅速传播开来,它们激起了一场强烈的人类反应。尽管教会试图封锁这些思想,因为它们似乎与天主教信仰相冲突,但托马斯并未害怕。他和老师一起研究亚里士多德,并将其融入到天主教官方哲学体系中,使其成为基石之一。

他完成了一系列巨大的著作,如《神学大全》、《哲学大全》、《论存在本质》、《论正统信仰及真理异议论大全》,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如何将宗教信仰与现有知识结合起来的问题。他坚持认为,哲學必须服务於宗教,而不是独立存在。此外,还提出一个关于上帝创造物以认识上帝存在性的观点,以及基于目的论推导出万物创造者的上帝存在性。

托马斯还探讨了形式、质料以及世界结构问题。他认为世界是由一个有时间开端地从虚无创造出来,而宇宙分层次构建,最终达到三位一体中的上帝。而且,他进一步探索一般性与个别事物之间关系,即每个事物都寄居或隐藏着某种特殊实体,因此,不必深入研究事物内部结构和相互关系。

此外,对于政治权威问题,托马斯坚定地支持天主教会至高无上的权力。他相信君主制是最好的政体形式,并指出国家应该服从教会,而国王则应该顺从教皇。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社会秩序,从而阻止任何可能导致社会混乱或解体的情况发生。

总结来说,托马斯·阿奎那通过其独特方式,将宗 教信仰系统化并加以普及,为后来的思维提供基础,同时也限制了自然科学发展空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