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之王乃巴蔓子也重庆名人其风采如流星辉煌一时

巴蔓子,重庆忠县人,东周末期的巴国将军。公元前4世纪,巴国朐忍发生内乱,国力衰弱,被叛乱势力胁迫。蔓子借楚兵平息内乱后,不履行承诺自刎,以头示诚,为保国家尊严和忠信两全。其故事至今在渝大地传颂,是巴民族之魂的象征。在战国时期,周武王讨伐商朝时,“得巴蜀之师”,封姬姓子弟为巴国君王,在江州建都,是当时“南土诸侯王国之首”。经春秋、战国,出现了英雄将军——蔓子。他向楚求援并许三城,但拒绝割城,以一死谢食言之罪。被称为忠烈,将军壮志留于千古。

此外,他与贵族武装对抗时,即使兵力不足,也决定向楚借兵,并以人质作抵押。当楚使要求兑现承诺割让三座城池时,他宁愿用脑壳充代,而非私下割让。此举深受楚王敬佩,被认为是中国西南地区人民爱民、护土、讲义气的典范。

关于他的墓葬,有说法指出莲花坝有石麟石虎相传为古时巴君冢,并且历代官民多次修立墓表祭祀他。十一年(1922年),川军第一军主持修成墓园并立碑“东周巴将军蔓子墓”,至今仍存。这段历史成为重庆民间故事中的精华篇章,与他无头身亡的事迹相互呼应,让后人铭记着他的忠勇精神和爱國情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