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谁讲的好:瓦剌内部危机与于谦死后之变局
在于谦去世之后,瓦剌为何不再次进攻?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政治和军事因素。首先,瓦剌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危机。脱脱不花大汗和也先太师之间形成了对立的两股势力。在这场权力斗争中,也先太师拥有实权和强大的军队,而脱脱不花仅仅是名义上的大汗。
也先太师曾两度被明朝击败,这导致他在国内失去了部分支持者,使得他的地位受到威胁。此时,他开始努力与明朝修好,希望通过这一策略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甚至将朱祁镇俘虏皇帝送还给明朝,并积极尝试改善双方关系,以防止明朝与脱脱不花联合反击。
然而,这一策略并非没有风险。朱祁钰皇帝最初对此表示出不满,因为他认为断交是自己做出的决定,而不是对方主动来往好的。但最终,由于大臣们的劝说,他改变了态度,同意与也先保持联系。
随着这些外交举措的实施,也先稳定了一边,同时开始采取行动解决内政问题。他利用家族关系,将自己的姐姐嫁给了大汗,从而试图让她的儿子成为太子。不过,大汗不同意这样的安排,最终导致两人间爆发冲突。大汗无力对抗,也先,最终逃离战场。而也先则成功夺取了瓦剌最高领导人的位置,并展开了一系列南征北战。
值得注意的是,在于谦之前,被杀害的事实加剧了瓦刺国家内部矛盾,加速了其四分五裂过程。随后的时间里,没有人能够像也先那样有能力去继续挑战明朝。这就是为什么尽管瓦剌内部存在着巨大的潜力,但它未能在于谦之后再次向东进犯,是因为其自身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因此无法实现进一步扩张或攻击。在这个历史转折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如何由内而外逐渐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