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对中西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逝世400周年之际,意大利马尔凯大区政府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合作,将于2月至7月在北京、上海、南京三地巡回举办“利玛窦—明末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使者”展览。展览旨在展示这位开拓者在东西方文化交往中的重要角色。
4月2日至5月23日,展览将在上海博物馆举行,其中共计113件(组)珍贵文物,由中意两国文博与图书收藏机构共同提供。这批展品包括了奥尔特留斯《寰宇全图》和杜堇《十八学士图》屏等作品,以及许多其他关于科学、艺术和宗教的历史文献。
利玛窦(1552-1610),以其非凡的智慧和毅力,在明王朝期间建立了一扇“功德之门”,让西方的科学与文艺之风吹入中国。他不仅是一位传教士,更是一位探险家,对算数、几何、音乐、天文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凭借超人的记忆力,对大量经典文献有着深刻理解。
本次展览如同一座“记忆之宫”,分为12个房间,每个房间都包含了一段关于利玛窦生平或他时代重要事件的故事。这些房间中的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个形象,便于我们通过视觉来触及过去,就像走进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