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泰(?-1402年),溧水洪兰人,原名德,字尚礼,别号南塘。洪武十七年(1384年)举应天乡试第一,第二年举进士,被授予礼部主事职位,不久改任兵部主事。在这段时间里,他展现出了卓越的治国才能和忠诚的政治品质。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在齐德陪祀郊庙时,对他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赐给他新的名字——泰,以示奖励。
随后,他被提拔为兵部左侍郎,再次担任兵部尚书一职。在朱元璋病重期间,由于皇太孙未成熟而需要辅佐之力,他与太常寺卿黄子澄共同辅佐朝政。此时,由于各地王爷拥有的军队力量过大,他们决定采取削藩政策来平衡权力结构。
然而,这一政策遭到了诸多王爷的强烈反对,其中燕王朱棣更是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叛乱,从北平带领着军队南下。当建文帝派遣军队征讨时,一系列战役均告失利,最终迫使建文帝求助于齐泰等人。尽管如此,当燕王攻占南京并登基称帝后,将齐泰的亲属悉数处决,而齐泰本人也最终被捕并处死。
直到洪熙元年(1425年),才有了对他们罪行的大赦,同时恢复了其家人的荣誉,并允许他们安葬在故居附近。这段历史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在那片古老而又充满变迁的中国土地上,无论是英雄还是枭雄,都不免走向历史的尽头。而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溧水县东十里的尚书铺中寻觅他的旧宅,以及白龙水库旁青丝洞中的墓园,那些石碑上的文字,或许能唤醒我们的记忆,让我们感受到那份对于忠诚与正义无比渴望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