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利玛窦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巨大贡献,意大利马尔凯大区政府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合作,在北京、上海、南京三地举办了“利玛窦—明末中西科技文化交流使者”展览。展览于2月至7月在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巡回展示,共有113件展品,其中62件来自意大利,51件来自中国。
利玛窦(1552-1610),号西泰,是第一个将西文姓名改为中文姓名的人。他在1578年离开里斯本,4年半后到达澳门,然后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在他的旅程中,他遇到了许多挑战,但他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学术成果。利玛窦不仅是科学家,也是一位艺术家和记忆术高手。他能够通过记忆力来学习汉语,并且还传授给中国人建立“记忆之宫”的方法。
这次展览就像一座虚拟的“记忆之宫”,分为12个部分,每个部分代表着利玛窦生平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些房间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物品,它们都是关于利玛窦生活和工作的一面镜子。这座“记忆之宫”让我们能够穿越时间,看见那个伟大的时代,以及它如何影响了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