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泰(?-1402年),溧水洪兰人,原名德,字尚礼,别号南塘。洪武十七年(1384年)举应天乡试第一,第二年举进士,被授予礼部主事职位,不久改任兵部主事。在这段时间里,他展现了卓越的治国才能和忠诚的政治立场。
到了洪武二十八年,由于他在官途上九年的无过失表现,朱元璋赐给了他新的名字——齐泰,并提拔他为兵部左侍郎。此后,在洪武三十一年的某一刻,当朱元璋病重之际,他被任命与太常寺卿黄子澄共同辅佐皇太孙。当时,每个王爷都拥有自己的军队和地盘,而建文帝即位后,因为担心他们的力量会威胁到中央集权,便开始与齐泰、黄子澄商讨削藩策略。
然而,这一政策激起了诸王的不满。燕王朱棣借口“清君侧”,于建文元年(1399年)发动叛乱,从北平向南京进军。尽管建文帝多次派出大军对抗,但每一次都遭到了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谴责并罢免齐泰等人的官职,以此作为对燕王的一种妥协。但是燕王并不满足,他继续推进他的计划,最终攻占了南京,将建文帝赶出了宫殿。
在接下来的几周中,燕王将齐泰叔父及堂弟7人处决于京城,同时也处决了一些其他高级官员。不久之后,即同一年六月五日,齐泰本人也被捕至京城,不幸遇害。他家中的其他亲属们也随着他的悲剧而牵连受害。
直到洪熙元年(1425年),才有机会进行一个全面的赦免,其中包括那些参与建文政权的人物,以及恢复他们曾经拥有的土地和荣誉。根据清朝《溧水县志》的记载:“今邑东十里有尚书铺,是台宅所在地。”嘉靖四年的某个时候,又恢复了他的爵位,并且建立了一座纪念碑来尊敬这一历史人物。而今天,在独山铺那片风景如画的地方,还有一块牌坊留存着关于他的故事,让我们能够感受到过去人们对这个英雄人物深厚的情感和敬意。
标签: 明朝十六帝记忆口诀 、 明朝时期的历代 列表 、 土木堡为什么会全军覆没 、 靖康之耻的故事简介 、 明朝成国公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