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耕了母亲荒废的田清朝道光皇帝史上对自己最狠的皇帝吗

道光帝的节俭实践到了何种程度?他的节俭闻名遐迩,他坚信,节约成就繁荣,奢靡导致衰败。道光帝的节俭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强迫症,他从不像乾隆那样频繁出宫游玩,而是对宫内每一笔开销都精打细算,将最低限度的花费交由内务府执行。

在饮食方面,他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只吃素菜,不碰荤腥。他大幅减少了庆典活动,甚至生辰这样的传统庆祝活动也被取消。有时他会宴请大臣,但分量微薄,让人难以满足。不过,即便如此严厉的节制,宫廷开支依旧如流水般持续。他每一顿饭都是由内务府供应,每个鸡蛋要几两银子一个,在外面只要几钱,那些银两自然落入了内务府的手中。他这样自我限制已久,却似乎没有意识到真正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奢侈问题,看起来还不足以让他清醒过来。

道光帝是乾隆帝孙子、嘉庆帝长子的儿子,全名爱新觉罗·旻宁,为清宣宗,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他的母亲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因为嘉庆帝长子早逝,这位皇次子成了事实上的嫡长子,所以他也是唯一继承皇位的是嫡长子的皇帝。

乾隆王朝虽然在康熙之后又是一个治世,但是到了乾隆晚年,朝政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嘉庆登基后,他一直想通过改革挽救大清帝国,但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和自身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道光接任时,与父亲相同,他希望恢复大清帝国曾经的辉煌,因此提出了多项措施,以挽救国力日益衰弱的大清帝国。

首先,对权力极为集中且影响深远的军机处进行整顿撤换了一批年龄老迈但能力不足的大臣,并换上了曹振镛等人的团队。在整顿吏治方面,一批贪官污吏被处理,对于盐税、漕运等重大的财政管理部门更是加强了监管。随着他即位不久,便下令:“民间之储藏概耗于官司之朘削,因此民生困极。”

诏书中明确指出各省存在的问题,如舟车行户、火耗平余、杂税存剩以及盐当规礼,其名称虽不同,有的地方存在而别处无,有的地方可裁可革而此地不能。这些建立章程来限制这些陋规。但实际上并未提出具体办法,这份诏书只是一纸空谈,没有实际行动,无济于事。

尽管对王朝中的陋规有所认识,但道光并没有提供有效治理方案。这段时间,大臣们都过于保守,他们秉承“多磕头少说话”的做法,不求成绩但求无过。而对于外部事務,大臣们则表现为敷衍或者颟顸态度。

在军事领域,最显著的一点是在平定回部叛乱这一战争取得成功。在乾隆末年,被杀的大和卓波罗尼敦孙张格尔利用南疆维吾尔族对参与事件参赞静斌残暴压迫情绪发动叛乱,并得到英国支持企图复辟和卓家族统治。大将吉林总督杨遇春与山东巡抚武阿龙领导下的四川甘肃兵团深入南疆,最终平定叛乱。此次战役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及西北边疆安宁,是其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成就。

除了张格尔叛乱之外,还有一场值得纪念的事端,那就是鸦片战争与英国之间发生冲突。对于鸦片产品,道光持禁用态度很坚决。但遗憾的是双方竞争看重谁更有力量,而且由于中国积弊丛生很快败给了英国签订了一系列损害国家尊严条约。而在经济管理上,则采取严格管理漕运制度修改盐法允许民间自主开矿起到了抑制腐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劳动积极性的作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