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恭帝杨侑,隋炀帝杨广孙,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韦妃所生。自幼聪明,有非凡气度。初封陈王,后改封代王。在父親親征高麗時,由於年紀尚小,被留守長安。大業十一年隨隋炀帝巡幸晉陽,拜為太原太守,不久留鎮京師。
大業十三年李渊攻入長安後,即拥立杨侑为帝,更改元號為“義寧”。義寧二年李渊废黜杨侑,降封其為酅國公,使其在長安生活。武德二年(619年),杨侑遇害(一說病死),僅15歲,被諡恭皇帝,並葬於庄陵。
歷史評價方面,《隋書》記載:“恭帝性聰敏,有氣度。”而《北史》則寫道:“恭帝年在幼冲,遭家多难,一人失德,大秦土崩;群盗蜂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归。”這些評價反映了當時對他統治的看法,以及對他的期望與失望。
标签: 元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 古代中国朝代图 、 元朝灭亡惨状 、 中国史 书籍 、 只有马皇后敢叫朱重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