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顼简介
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宣仁圣烈高皇后,是北宋第六位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继位。
神宗即位之初,耳闻目睹积贫积弱的困境,便召王安石赴京,以推行变法。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任参知政事,与同一年七月至十一月先后颁布实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在熙宁变法期间,王安石任用王韶出兵抗御西夏,拓地五州。
虽然熙宁新法一开始取得成功,但守旧势力的攻击并未停止。神宗开始左右摇摆,并勉力维持新政。他亲自主持改制,在保持新法既得成果的基础上,使改革有所推进。但元丰八年的两次战败,加上岁赐计划彻底破产,对他的心情产生了深远影响。
元丰八年的冬季,当福宁殿中弥漫着忧郁气息时,他终于在1085年的春天去世。这场改革虽未能完全实现其目标,但他坚持变革的决心不曾动摇,是北宋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在他逝世之后,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他儿子赵煦继承了他的位置。而这段历史,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对于现代化梦想追求者们无尽努力和牺牲的一面。
标签: 中国各朝代地图高清 、 北宋让谁给灭了 、 只有马皇后敢叫朱重八吗 、 土木堡之变后瓦剌为什么灭亡 、 蓝玉能不能打败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