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日本南北朝时期,为了争夺权力,一些战败的封建主开始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在中国沿海地区烧杀抢掠,这些人被称为“倭寇”。他们除了相互征战之外,还经常支持和勾结海盗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掠夺财物,形成了元末明初的倭患。
朱元璋在位时,为消除倭患,不断派使者到日本,但都毫无结果。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北朝统一日本。失败的南朝诸侯失去了依托,于是盘踞海岛,不时侵扰中国沿海,甚至挖坟掘墓,使得从辽东、山东到广东的漫长海岸线上的居民深受其害。明朝修筑了十多座防御工事来抵挡倭寇,取得了一些成效。
到了嘉靖时期,由于中日官方贸易完全中断,倭寇又开始在中国沿海地区猖獗起来,他们与一些不顾朝廷“海禁”命令的中国海盗以及官僚狼狈为奸,大肆侵扰闽、浙沿海地区。在这场混乱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其中以戚继光为代表。
戚继光(1528~1588年)字元敬,是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他是嘉靖三十四年调到浙江任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并对新军将士进行了严格训练,以及教将士们排练鸳鸯阵,以期能够杀贼保民。
鸳鸯阵是一种由十一名士兵组成,每五名排成一个纵队站在队长两边,可以变换阵型,因此大大地提高了战斗力。这支军队不仅训练有素、骁勇善战,而且纪律严明,所以得到了百姓的大力支持,被誉为“戚家军”。
嘉靖四十年,当约有一万名倭寇突袭浙江台州等地时,戚继光率部前往宁海,与当地居民一起抗击倭寇,最终全歼了雁门岭的倭寇残余。此后不久,又有一股倭寇企图突袪台州。戚继光敏锐地洞察到敌军意图,将一支军队埋伏在必经之路上峰岭,最终斩杀了二万多名倭寇。
次年,再次解除了福建境内和江苏兴化的一带的大量傍裔并最终平定了整个福建省内剩余的小股傍裔,在此期间他共经历八十多场战争,对于清除傍裔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去世之后,以他的部下建立起来的浙兵依然是明朝国防力量的主力之一。
标签: 北宋是怎么灭亡的50字 、 明朝所有发生过的大事件 、 明朝农民 3000次 、 元朝怎么被明朝灭亡的 、 元朝灭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