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和,明朝杰出的改革家,以文书才华著称,其子杨慎更是文学界的知名人士。杨廷和曾辅佐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位皇帝,权力一度达到了顶峰,即将执掌朝政三十余日,但因在大礼仪事件上与世宗意见不合,最终辞官归隐,以庶人身份安葬。他与张居正都是明朝显赫的一代大臣,他们之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也有所区别。张居正出生于1525年,为汉族安徽籍,他的才华自小就表现出来,在少年时期便考取秀才、中举、中进士后逐步进入内阁。在万历皇帝即位后,张居正取代高拱成为首辅,并且由于皇帝年幼,因此他几乎独自一人掌控着国家大计。
在任首辅期间,张居正在税务制度方面推行了“一条鞭法”,简化了税收体系,大幅增加了国家收入;在军事方面,他派遣了一系列将领驻守边疆平息叛乱;而对官吏治理,则实行实名考核等措施,这些政策使得整个帝国内部外部都变得井然有序。尽管两人都被认为是卓越的首辅,但历史上的评价普遍认为张居正的地位要高于杨廷和。他的万历新政为王朝带来了复兴,对延缓其灭亡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一位与他们同样值得一提的大臣是徐阶,他作为嘉靖晚期及隆庆初年的重臣,与严嵩共事多年并始终保持谨慎,不愿意触犯任何规矩。他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在揭露严嵩家族的腐败行为后获得了嘉靖帝的信任,并帮助推翻了严嵩父子的恶性影响。但徐阶晚年的政治活动并不如预期那样顺利,最终因劝阻无效而请辞,由于家中的子弟行为不端也受到了批评。
当时杨廷和遇到过徐阶时,就赞扬他功绩非凡,说他的水准可以排列前茅。而徐阶以其高情商和识人之能,以及推翻严嵩家族的地位而受到好评。但是,由于身处明朝末年的困境,使得他取得巨大成就更加艰难。不过,无论如何,两人的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他们各自留下了一段辉煌又沉痛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