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中记载了一段关于朱元璋与茹太素的有趣故事。1376年,茹太素向朱元璋提交了一个长达17000字的报告,但当时的朱元璋并没有耐心仔细阅读,而是让秘书王敏念给他听。在王敏念到6300多字的时候,朱元璋已经受不了了,便当场命令人对茹太素进行了惩罚。
第二天,王敏继续从第16500字开始念起,茹太素在最后五千字里提出了五条工作建议,这些建议显示出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最终朱元璋采纳其中四条。事后,朱元璋讽刺地说:“做臣子不容易,比做皇帝还难,我需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简洁明快的意见,可这老茹偏要写得这么冗长无用的。”
有人批评朱元璋对下属过于粗暴,但了解背景后,我们会发现事情并非简单。一方面,当时新政权面临着诸多迫在眉睫的问题,如社会经济衰败、土地不均等;另一方面,还有外部威胁如残余蒙古势力和其他鞑靼部落不断侵扰。中央政府权威低下,加上官员贪腐和虚头巴脑,使得政权运行效率极低。
面对这些挑战,朱元璋深感忧虑。他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如减税免赋、恢复生产和发展农业,以及打击贪腐等。他借鉴汉初经验,将政策推行得更加接地气,同时也狠整吏治,让文风焕然一新。
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理茹太素一事之后,他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文书,并身体力行以口语指示来减少繁文缛节,使其易于理解和记忆。这表明尽管他的手法可能看似简单粗暴,但他其实是在寻求一种更为高效且实用的管理方式,以应对当时复杂多变的情况。
标签: 明朝十六帝列表 、 土木堡之变背后的真相 、 宋朝是怎么样灭亡的 、 明朝17位 顺序哪个最厉害 、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及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