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和,明朝的杰出改革家,以文书之才著称,其子杨慎更是文学界的名人。杨廷和曾辅佐四位皇帝,即宪宗、孝宗、武宗和世宗,在世宗即位前,他甚至掌管朝政达三十余日。但在大礼仪事件中与世宗意见不合,最终辞官回乡,以庶人的身份安葬。与他同时期的张居正,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帮助万历帝推行了著名的万历新政,这一政策集多项改革于一体,如简化税务制度“一条鞭法”,加强边疆防御,以及实行官员考核等。此外,张居正还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使得当时的社会秩序井然有序。
两人都是少年才俊,他们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然而,他们的地位却存在差异。在权力上,张居正在鼎盛时期显得更加耀眼,但这也与他所侍奉的大皇帝有关。而从官员们对他们态度来看,杨廷和似乎更受尊重。
历史上还有另一个与二人相提并论的大臣,那就是徐阶。他也是汉族人,从早年的探花及第入翰林院,一直到后来的首辅位置,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挑战。在他的仕途中,因为一次误会被贬职,但后来又因为揭露仇鸾恶行而获得嘉靖帝信任。他与严嵩共事多年,小心翼翼地避免任何错误,并且善于顺应皇意,因此得以自保。
1652年,当徐阶得知皇上的反感之后,便指示御史邹应龙调查严嵩父子的行为,最终导致严嵩退休,其子治罪,推翻了严嵩,并由徐阶取而代之成为首辅。但是在晚年,由于屡次劝阻穆宗荒唐行为无效后,他选择了辞职。尽管如此,由于家庭内部的问题,让他的晚年的声誉受损。当初见到徐阶时,杨廷和曾赞扬其功绩不亚自己,更认为他可以成为科举考试中的榜首。
总体来说,无论是行政能力还是政治手腕,都可以说两者各有千秋。不过,从历史评价来看,大多数人认为张居正在他们之间占据了一席之地。这可能是因为张居正在开创性的政策使整个国家得到长久稳定,而不是短暂繁荣。此外,与其他时代相比,在那个特定的时间点上进行这样的努力,对延缓帝国衰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