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PDF电子书解密三大首辅的悲剧下场 - 得罪百官被贬庶人直至直接请辞

杨廷和,明朝的杰出改革家,以文书之才著称,其子杨慎更是文学界的名人。杨廷和曾辅佐四位皇帝,即宪宗、孝宗、武宗和世宗,在世宗即位前,他甚至掌管朝政达三十余日。但在大礼仪事件中与世宗意见不合,最终辞官回家,以庶人的身份安葬。与他同时期活跃于明朝政治舞台上的另一个巨星是张居正,那么这两位首辅之间又有何区别?谁的地位更高呢?

张居正生于1525年,是汉族人,祖籍安徽,但出生于湖广江陵,因此得名张江陵。他是明代中后期的一位卓越的改革家,与万历帝共同推动了历史上著名的万历新政。这位少年才俊自12岁就秀才,16岁进士,23岁考入内阁。在万历帝即位后,他取代高拱成为首辅,并因皇帝年幼而独自执掌朝政。

在任期间,张居正在税收、军事等多个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如“一条鞭法”简化税务,加强财政收入;派遣将领驻守边疆平定叛乱;实行官吏考核等。此举使整个国家呈现井然有序。相比之下,对于杨廷和和张居正的功绩以及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一般认为张居正在各方面都超过了杨廷和。他的万历新政为大明王朝带来了复兴,为延缓其灭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尽管两人鼎盛时期权力上存在差异,但从另一角度看,由于得罪百官较少,杨廷和似乎获得了更多官员的尊重。而另一个与他们齐名的大臣徐阶,则是在嘉靖晚年及隆庆初年的重要人物。那二人之间又有何关系?谁的地位更高呢?

徐阶也是汉族人,因探花及第被录用到翰林院。他早年因为得罪某些权贵遭到了贬黜,但随后谨慎地重新进入政治圈,并最终担任礼部尚书。一开始,他小心翼翼地参与政治活动,不愿意冒险,因为他深知如何顺应皇帝的心意才能维持自己的位置。在揭露严嵩家族恶行并得到嘉靖帝信任之后,他逐渐成为了关键人物之一。

1652年,当徐阶了解到皇上对严嵩家族厌恶时,便促使御史邹应龙调查严嵩父子的行为,最终导致其退休并子孙受罚,从而推翻了严嵩并自己成为首辅。但当时晚年的徐阶由于屡次劝阻穆宗荒唐行为无效而选择退职,其个人生活中的问题也影响到了他的声誉。当初见到徐阶的时候,杨廷和赞扬他的功绩,说他能夺得科举考试第一名,而且认为他水准极高可谓科考之冠。然而尽管如此,由于身处末年的困境年代,要取得重大成就仍需付出巨大的努力,这一点让人们更加敬佩这个懂得识眼色、高情商的人物。不过总体来说,对於徐階的人品评价普遍好,这显示了他作为一名政治家的智慧以及处理复杂局势的手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