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揭秘古地宫墓主竟是中国英雄两千年来被误解与遗忘

他被辜负了两千多年。李陵出生于公元前134年,他的祖先是秦国名将李信,祖父是西汉英雄李广,他的父亲去世得早,因此在祖父膝下长大,继承了一家骁勇善战的特质,并且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公元前99年,他要求上战场,对汉武帝说:“臣愿以少击多,只用五千步兵直捣单于王庭。” 汉武帝被他的胸有成竹所感染,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命令路博德沿途恭迎他。不过中间出现了一点意外,就是路博德以前也做过将军,对这位毛头小子感到很耻辱,就上书说现在不是和匈奴打仗的好时机,让汉武帝留他们到春天再兵分两路,可汉武帝第一反应就是怀疑李陵是后悔不想去了,因此非常生气。 生气的汉武帝将李陵赶去了浚稽山,令李陵不幸遭遇了单于主力,五千步兵被对方三万骑兵包围,可谓凶险万分,但临危不乱,下令:“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然后指挥人射箭,一时之间匈奴兵东倒西歪,以至于单于竟然要求援左右贤王,再八万骑兵来攻击。 把这场战役拉到最后,无论如何都突破不了,被迫让士兵各自带上干粮先散,可以的话就逃回去告诉汉武帝这里的情况,不过在那之前,他们先被匈奴追上了,当时韩延年战死,其部下四散逃命,而李陵诈降。 未料他的部下们逃回去了,但并没有看到他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就对汉武帝瞎说了一通,将之默认为死去,这一刻开始有人觉得他似乎真的被辜负了2000多年。

后来,在江淹眼里,“难得人”,陈叔宝则认为“矢竭,不免请降”,说明即便是在困境中,也能保持尊严。而同样是一位皇者的李世民更深切地理解他的伟大:“以步卒五千绝漠,一败百折而复起。”

最终,在司马迁的心中,他成为了一个真正值得敬仰的人物——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弯、冒白刃北首争死敌,那种所摧败足暴于天下。他虽然身陷失败,却仍旧能够给后人留下如此光辉的一面。

但遗憾的是,当时并没有多少人听从司马迁肺腑之言。在匈奴待了20年的时间里,即使得到重视和安慰,最终还是因病去世。但瓦当上的字迹依旧坚守着那个时代的一份荣耀与梦想——“天子千秋万岁常乐未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