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天仙配韩再芬程学勤为其谱写的音乐就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每个音符都承载着对这部经典剧目深情的赞颂

程学勤,黄梅戏音乐工作者,以其对黄梅戏的深刻理解和卓越才华,为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作品,如同天仙配韩再芬中的美丽旋律,每一音符都承载着对这部经典剧目的热爱与尊重。

自幼生长在黄梅戏的故乡安庆市怀宁县农村,程学勤耳濡目染于周围的黄梅戏文化。他不仅聆听过民间演出的热闹声浪,也亲历了农村中流传的黄梅音调和丰富的民歌,这些经历为他种下了对音乐的痴迷之情。

六岁时,他偶遇一位瞎眼算命先生边走边拉二胡,听后便跟随他十里路去,然后独自返回。这次偶遇,让他意识到自己对音乐有着无法抗拒的情感追求。中学时代,他每晚从家到学校经过安庆市民众黄梅戏剧团(今安庆市黄梅戏一团)的排练场所,与每个夜晚共度时光,一直到剧团散场。

在学校期间,他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拉二胡,并且凭借自己的努力制作了一把蟒皮做成的小提琴。他的演奏技巧异常出色,即使未毕业就被民众黃梅戲劇團招募成为主胡演奏者。在那里,他结识了著名作曲家时白林,对其《春香傳》的作品产生强烈影响,从而开始涉足作曲领域。

尽管缺乏专业音乐教育,但程学勤通过不懈努力自学乐理知识和系统化了解黃梅戲,使得他能够胜任作曲工作,并取得显著成就。他创作了多部优秀作品,其中包括1955年的《杜鵑》,以及2005年为电视剧《明月清照》所创作的一系列曲目。在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程学勤共计204部大、小戲,並且是黃梅戲音樂界自學成才的人物代表。

1984年,其創作的大型黃梅戲《渖婿招婿》獲得首届省级戲劇節的一等獎;1988年,《公主與皇帝》的音樂獲得省級藝術節上的優秀獎項;1990年、1992年分別為電視劇《黃山情》、《桃花扇》担任音樂創作者並獲国家级奖项。而對於觀眾喜愛程度而言,不論获奖多少,在老百姓心中留下的印象更是宝贵。程學勤認為,只要能讓人們喜歡,就已經達到了最高境界。他堅持以傳統為基礎,不斷發展新風格,以此展現給觀眾新的面貌和姿態,是他一直以来致力於實現的心愿之一。

综上所述,程学勤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工作者,更是一个将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的人物。他以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无限忠诚,无论是小镇少年还是城市居民,都能成为历史书写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