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名人中有哪位是沃尔特巴德

沃尔特·巴德简介

沃尔特·巴德(Walter Baade,1893年3月24日-1960年6月25日),一位杰出的德国天文学家。出生于威斯特伐利亚州施勒廷豪森,后来在格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汉堡大学天文台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1931年,巴德迁往美国,在威尔逊山天文台和帕洛马山天文台工作期间,他对天文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1944年的赫罗图绘制者之一,对研究恒星的结构和演化以及星系动力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帕洛马山5米望远镜建成后,他进一步研究了仙女星系,并发现了超过300颗造父变星。

通过对造父变星的研究,巴德发现这些恒星既有属于I型,也有属于II型,而且它们之间的周光关系不同。这种关系最初由勒维特和沙普利确定,但仅适用于II型恒星,这使得他们能够测定银河系内球状星团的距离。1952年,巴德提出了新的周光关系,并重新评估了外部银河系的距离,比如他将仙女星系与哈勃所设定的80万光年的距离相比,将其推算为200万光年左右,从而调整了我们对于宇宙尺度的认识。

此外,巴德还进行了一系列其他重要的观察。他确认了一些射电源存在于可见光范围内,还发现两个离太阳最近的小行星——伊卡鲁斯和希达尔戈。这两颗小行星分别是第91号和第52号小行星,它们以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命名。

总之,无论是在理论上的创新还是实地观测方面,沃尔特·巴德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贡献,为现代天文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