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文颖的半世菌缘科研管理系统在物品追踪中的应用

在庄文颖的半世菌缘中,她与科研管理系统的故事交织了成长、探索和奉献。从山西偏远的小村庄到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科协等部门,庄文颖走过了一段充满挑战与荣誉的人生旅程。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C座4层的实验室,她与真菌标本、放大镜、显微镜和学生们为伴,致力于推动我国真菌分类研究。

30岁时,庄文颖踏上了真菌学这条路,那一年她考入山西农学院,并在毕业后留校任教。她选择了植物病理学,因为她发现,大约70%的植物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这给她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带着问题,她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在余永年的指导下,她掌握了真菌分类学的有关研究方法。

时间在一次次实验与思考中过得飞快,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期间,庄文颖读到了许多难得的真菌学文献资料,也看到了国际同行的科研效率。1988年回国后,庄文颖产生了一个念头——要让中国的真 fungi 学走到国际舞台上去。她倡导国内学者发表论文于国际刊物,并且在她的努力下,一组7篇论文被发表,这是中国 真 fungi 学家在国际上的一次集体亮相。

随着年龄增长,庄文颖的一部分工作时间是在野外度过的,那些艰苦但美好的记忆如诗如画:广西大明山湿度最高的地方;新疆广袤戈壁滩里的无路之地……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她的生活,也使她对待科学有了更深刻理解。

尽管现在步子沉,有点肩膀弯曲,但眼前依然闪烁着热情光芒。年逾七旬的大师仍坚持不懈地进行科研工作,不断学习,以期将人们对真 fungi 学认知边界再拓宽一点。这份热情感染着她的学生,他们说,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