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古老的日子里,天空下铺开了无尽的故事。自秦朝起,帝权的性质虽一,但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之处。秦帝国诞生于列国长期争霸、强者胜出的结果;晋、隋、唐、宋则是由旧政权内部的大贵族或军阀借反叛之名夺得权力;元、清帝国则是外部强大军事入侵导致中原汉族政权解体而形成的异族统治。而只有汉和明两朝,是由农民起义所创造,由“匹夫”所铸就。
这两代政权有着两个鲜明特征:首先,它们完全是赤手空拳打下的结果,其领袖人物的地位是在“起事”过程中逐渐塑造出来,不像其他各代统治集团内部领导权早已确定。比如,秦始皇灭六国需要商鞅变法后的六十年间秦国强大的成果;晋皇族司马氏早在曹魏时期的司马懿就已经形成威势;隋文帝灭周前已在朝中总揽大权;唐高祖和宋太祖都是军阀,他们早就自成一统,而元清两朝更是以完整独立的异族政权取代中原汉族政权。
其次,这两代天下未定之际群雄并起,“起事”者共同组成了一个豪强集团,内部既有主从分化(后来演变为君臣关系),但许多成员都拥有重大功勋、军事实力及资本。这就是所谓“功高震主”。无论刘邦还是朱元璋,他们与其他成员之间均存在微妙关系,介乎主从兄弟之间,这种“君臣+伙伴”的关系,对于领袖绝对權威始终构成潜在挑战。
李自成和洪秀全他们也属于这一模式,并且最终覆灭正是由于这些特征发作。一旦完成了打天下的任务,便立即面临豪强集团内部的權力斗爭。首先必须渡过这个危机才能谈得上其他。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唯有汉和明初期发生了大肆杀除功臣的情形。刘邦用几年时间,一一除去韩信等强大的异姓王,而朱元璋做得还要高明,他稳扎稳打地逐个消灭李善长等所有一同“起事”的文武重臣,以至最后解决掉蓝玉等危险人物。
韩信曾经感慨:“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然而这并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或道德问题,更是一个关于权力的本质问题。一旦涉及到權力,那些忠义这样诗意画面的道德观念就会烟消云散。在面对手下众多战绩赫赫的人才时,即便愿意抱持兄友弟恭的心态,也难保不被怀疑,因为那巨大的權力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力量谁都不敢轻易触碰,只除非超越凡人成为圣贤。不过,在称兄道弟这种平起平坐状态下,就显得极为危险,因为它会转变为对領導者的巨大威胁,最终引发血流成河般的人物清洗。而这种情况,与开始就保持明确主从关系如曹操李渊赵匡胤一样简单又安稳截然不同。
标签: 明李进简介 、 明朝是被清朝灭亡的吗 、 元朝简短介绍 、 历史上最恶心的朝代 、 中国历史朝代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