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之:京剧票友,影视艺人生
程之,出身书香门第,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的祖父程颂万曾任湖南岳麓书院学堂监督,为该院二门题对“纳于大麓、藏之名山”。1928年,他随祖父迁居上海后,程之在复旦经济系学习期间,因爱好演剧参加《申报》主办的义演活动,被黄佐临先生导演的《富贵浮云》深刻影响,从而开启了他走向话剧界和电影界的道路。
1945年1月1日,程之一举投身电影事业,在苦干剧团工作,与石挥、张伐、白穆、丹妮等著名演员同台切磋。1947年,他加入文华影业公司,并参与拍摄了《假凤虚凰》,并且因其自拉自唱流行歌曲获得好评。在接下来的十几部影片中,如《夜店》、《腐蚀》等,他也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
1952年的合并与1953年的新成立后的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后改为上海电影制片厂),是程之一生中重要时期。他不仅参与拍摄了许多经典作品,还荣获1956年的优秀表演奖银质奖章。此外,他还积极参与捐款义演,以及录制对台广播节目,为增进海峡两岸交流做出贡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尽管遭受冤枉,但1973年他被列为第一批回厂工作的人员,并继续活跃于影坛。在此期间,他还发起声讨“”活动,并积极参加宣传活动,每天忙碌至十一、二点才能回家。
1978年至1980年代末期,程之一直活跃于影视圈,不仅参与了多部影视作品,还担任过编导和配音工作。其中,《名优之死》是他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一些观众通过这部电视剧找到了新的生活动力,对其表示了最高评价。
除了这些成就外,程之还是一位有着丰富配音经验和相声水平的艺术家。他为不少著名影片配音,如《三剑客》、《王子复仇记》等,同时还会编写相声,以高质量、高水平赢得观众喜爱。在五十年代起,就开始为译制片配音,并在美术片方面也有所建树,比如国际大奖获得者《三只狼》的创作合作。
总结来说,作为京剧票友和一代伟大的艺术家——戏剧人、画家兼音乐家的同时拥有无数卓越成就,而这正是因为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环境熏陶,从而培养出了广泛兴趣以及不同领域都能达到专业水准的能力。而他的职业生涯可谓是一段传奇般的人生历险,其中充满了挑战与成功,更值得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