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江山文徵明书写的岳阳楼记忆

《岳阳楼记》:文徵明书法之作,流传千古

在宋代的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因谪官而被派往巴陵郡。次年,当地政治稳定,百废俱兴,他决定重修岳阳楼,并增加了原有的设计,刻录唐代名士及当时杰出人士的诗文于其上。这段时间里,我有幸撰写这篇文章,以纪念这一重要事件。

我亲眼见证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这片湖泊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和长江,它们汇聚成浩瀚无际的大海。早晨和傍晚时分,每一处都充满了万象,而岳阳楼正是这样的壮观景点。在前人的笔下,这些描述已经完美呈现。不过,就北望巫峡南临潇湘,以及那些漂泊远方或是心怀乡土的人们,在此汇聚,他们对物是情感相通,或许也会产生相同的情感。

然而,如果是在连绵不绝的霖雨中,一月未晴,那阴风怒号、浪涛汹涌,如同排空一般;日光隐匿星辰,山峰潜藏形态;商船不能航行,大帆倾倒,小帆摧毁;薄暮渐渐来临,虎啸声中猿叫回响。而登上这座楼台,我们就有去国怀乡、忧愤交加的心情,让人感到目所全然萧瑟,触动极致悲伤。

但若是在春天气候温暖、景色明媚时节,那波澜平静,上下天光一片碧蓝万顷之大;沙鸥飞集锦鳞游泳于水面之上岸芷与汀兰郁郁青青。而又或者,一阵长烟漫漫,无尽河流横跨千里的皎洁月光浮现金辉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其悠久!登临此楼,便能感受到内心飘扬自由自在,不以世间得失为乐,不以个人喜悦悲哀为忧;居高位任职则担忧民众生计,在边陲深处则担忧君主安危,是进退两难皆苦。因此,又问何时才能真正享受快乐?答案似乎只能是“先预虑国家祸患,再追随人民欢乐”。啊!若非有这样的人类,我将谁与共度岁月?

六年九月十五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