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失荆州:刘备借“传统经典民间故事”夸张手法除掉结拜兄弟》
核心提示:荆州之失,关羽败亡,刘备当负主要之责是毋庸置疑的,甚至亦不排除刘备假吴人之手剪除关羽的可能性。 本文摘自《新民晚报》2012年12月16日第B07版,作者:朱子彦,原题:关羽失荆州与刘备尾大不掉之虑 笔者日前拜读了蒋星煜先生在《新民晚报》上所撰的《刘备联孙拒曹有始无终》一文,颇受启发。但又感到关羽失荆州不仅仅是孙刘联盟有始无终的问题,蜀失荆州之事颇为复杂,内中既有关羽本人的问题,又有诸多隐情曲折鲜为人知的史实。今余不揣浅陋,兹据《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籍钩沉索隐,一者公诸同好,二者就正于蒋先生。
关羽指挥不当,最终导致地失人亡。关羽首战于禁告捷,使荆州军处于主动地位。在此情况下,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将固守樊城的曹仁视作瓮中之鳖,“必破”而心存侥幸,不是集中兵力迅速歼灭曹仁主力于樊城,而是分兵南下、渡过汉水,“遣别将围魏将吕常于襄阳”,并派游军至许都附近郏下。使原本兵力不足的荆州军更加分散,无奈地攻克樊城失败、襄阳未能取胜,加剧士气低落和疲惫。
建安二十四年八月,大雨十余日汉水暴溢至五六丈深度(曹)仁数千人守城,但尚未溃堤。然而,在这样有利条件下,被誉为智勇双全英雄的人物,却不能攻破襄樊;到了旱季,即更无取胜希望。而且魏将徐晃率援兵已到达近旁,《资治通鉴》记载:“晃营距(我)围三丈所,上土掘道及箭飞书与(曹)仁。”这进一步坚定了守城魏军信心,也转变了双方力量对比,使得围攻已显得毫无意义。此外,更让人惊叹的是,当时已经透露给他孙权偷袭计划的事实,如果此时能够迅速返师回救江陵,则可保住荆州,还可全保部队。不幸的是,由于是判断战场形势变化能力差,“犹豫不能去”,延误回救南郡机会。
最致命错误乃其得知丢陷消息后,不顾一切追求夺回南郡。当时江陵、公安非由其战败丢弃,而是傅士仁、糜芳投降所致。吴军以血洗血,无损一兵一卒,并保持着高昂士气。他还在退还途中,“数使人与(吕)蒙相闻”,责问违背同盟行为。而吕蒙则利用机遇展开心理战术,对使者的厚待,以及周游家门示信,让使者返回后“私相参讯,或手书示信,”因而部下的斗志消散。
从实际情况看,这位春秋爱好者尽管熟读左氏传,可他的领导能力和判断力却远远逊色于他的文学造诣。这次失败,是因为他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逆境和变化,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面对困难,从而导致整个局势被敌方完全掌控。这也说明即便是一位伟大的武将,也要具备超越个人才华和战斗力的政治智慧和策略眼光,以免再次重蹈覆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人物如何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小错误,最终走向悲剧性的结局。
标签: 明朝历代 顺序简介 、 大明战神 、 明朝最垃圾的 是哪个 、 唐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 明成祖朱棣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