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初年,朱棣即将起兵篡夺皇位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王府,檐瓦纷纷坠落。这种不祥的征兆让朱棣脸色大变。姚广孝镇定自若地解释说:“这正是吉兆!历史上飞龙出天际总伴随着风雨。王府的瓦片掉落预示着殿下将会拥有真正的皇家宝座。”
之后,姚广孝成为了明成祖朱棣的心腹顾问,被誉为“黑衣宰相”。永乐十六年,他去世后被追封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等高官,并且谥号恭靖。
关于姚广孝的事迹,有这样一个故事:他曾用一对对联劝说朱棣发动政变夺取天下。在那之前,姚广孝是一个医生的儿子,在14岁时就剃度为僧,以道衍为法名。他与燕王朱棣相处得很好,因此被选中侍奉亲王,并诵经荐福给他们。这一切都符合了他当年的承诺,让朱棣从王爷成为皇帝。
有专家评价姚广孝:
他的器量宏大、性格沉稳。当初他学习佛教时名叫道衍,他潜心研读经典,最终掌握了佛学深奥之处,他的文章雄浑而严肃,与尘世俗务迥异。他虽然受到许多人的赞赏,但也自知不足。
姚广孝德行始终如一,对神明有通晓,对国家有所贡献,对后人也有所惠泽。如果在那个时候没有遇到这样的机会来辅佐兴起的一代君主,那么他的功绩和名声可能就不会留传于世。
李贽评论说:“自我国两百多年来,我们一直享受着安逸和繁荣,这一切都是由于成祖文皇帝和姚少师(指姚广孝)的努力。”
张廷玉提到:
道衍虽然未参与战事,但他的策略却极大地影响了整个战争过程。他是第一位支持并推动重要决策的人。
惠宗继承太祖留下的威望和力量,而仁宗则继续这一路线,使得国家逐渐壮大。但成祖勇敢地面对逆境,不畏风险以争夺天下,没有任何万全之计。而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先提出了关键建议的是道衍,以及其他像张玉、朱能这样的人,他们勇往直前,不惜牺牲自己,为胜利而战。最终,他们收集军队,将敌人击败,从而完成了帝业。这说明,只要上天支持,并且人们能够团结合作,就可以实现伟大的目标。这些人因为他们的贡献而获得尊称,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标签: 宋辽金历史的简述 、 为什么朱瞻基英年早逝 、 明朝17位 列表 、 朱祁镇后期是明君吗 、 万历 尸骨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