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肃乐(1606-1648),浙江鄞县人,字希声,一字虞孙,号正亭。南明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文化名人。在崇祯年间,他以进士之姿登上仕途,历任刑部员外郎等职位。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攻占杭州、宁波,当地诸生董志宁等人的拥戴下,他率领群众起兵抵抗。被鲁王监国,加封右副都御史。他在浙闽失守后,被迫流离失所于海岛,继续拥护鲁王的抗清斗争。在他的努力下,不仅担任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还著有《正气堂集》、《越中集》、《南征集》以及其他几部著作,但由于战乱,这些作品最终散失无存。
钱肃乐去世于1648年6月5日,在琅江船上结束了他的一生。他安葬于福建省福清县黄蘖山麓,并被赠予太保荣誉,谥号忠介。这位伟大的抗清英雄不仅为国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永恒的传颂对象。
为了纪念他与另一位抗清志士张苍水(张煌言)的贡献,他们曾分别在1815年建造“钱张两公祠”,并将钱肃乐故居附近的一条马路命名为忠介街。今天,我们可以访问位于宁波市江东区潜龙巷上的钱肃乐故居,该建筑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周二四六对外开放,让我们通过这些实物来了解这位伟大人物的生活和事迹,从而激发更多对历史的关注和思考。